道德经(第四十九章)

老子 〔先秦〕 老子

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圣人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复制 复制
目录
作品原文 译文注释文学赏析 作者简介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全文

圣人常无心(1),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2)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2)信。圣人在天下,(3)(3)焉,为天下浑其心(4)百姓皆注其耳目(5)圣人皆孩之(6)

圣人常常是没有私心的,以百姓的心为自己的心。对于善良的人,我善待于他;对于不善良的人,我也善待他,这样就可以得到善良了,从而使人人向善。对于守信的人,我信任他;对不守信的人,我也信任他,这样可以得到诚信了,从而使人人守信。有道的圣人在其位,收敛自己的欲意,使天下的心思归于浑朴。百姓们都专注于自己的耳目聪明,有道的人使他们都回到婴孩般纯朴的状态。

注释

(1)常无心:一本作无常心。意为长久保持无私心。

(2)德:假借为“得”。

(3)歙:音Xi ,意为吸气。此处指收敛意欲。

(4)浑其心:使人心思化归于浑朴。

(5)百姓皆注其耳目:百姓都使用自己的智谋,生出许多事端。

(6)圣人皆孩之:圣人使百姓们都回复到婴孩般纯真质朴的状态。

文学赏析

“圣人”生于天下,他能够恰当地收敛自己的心欲,兢兢业业地不敢放纵自己,不敢与民争利,不敢以自己主观意志而妄为。他治理国家往往表现出浑噩质朴的特征,对于注目而视、倾耳而听,各用聪明才智甚至机心巧诈的老百姓,圣人却要他们都回归到婴儿般无知无欲的纯真状态。这位体道的圣人,是被老子美化了的统治者,这是在前面几章里已经谈到过的。但是,正如张松如先生所说的那样,“老子是站是什么立场的说话?岂不显然是站在封建统治者的立场吗?不是的,这道理我们已经一再指出过了。他是作为农业小生产者即小农阶层愿望的表达者来发言的。”(《老子校读》第286页)

作者简介

老子

老子

道家学派创始人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伯阳,或曰谥伯阳。春秋末期人,生卒年不详,大约出生于公元前571年春秋晚期陈(后入楚)国苦县(古县名)。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