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帖》传为王献之所书,此帖曾入宋内府,后为南宋贾似道所藏,又为明代项元汴所藏,项氏称此迹为《十二月帖》,而非《中秋帖》之名。据称是《宝晋斋法帖》、《十二月割帖》的不完全临本,原帖在“中秋”之前还有“十二月割至不”六字。其后明代董其昌亦有鉴藏之。然据推测有较大可能性为米芾本人伪作。
《中秋帖》结字中宫较紧致,其点画的弹性和相互间的张力都明显要小。放得开、收得回、连得顺,是技术考量的重要尺度,此帖笔画全连,“复”“不”之间的连带,不太畅达;“不得”两字,略嫌拘束。当得起“神韵独超,天姿特秀”的赞誉。
《中秋帖》字形大小正斜组合,行草相杂,书法古厚,墨彩鲜润,字距布置紧密,运行流利,连断往复。整幅字守中线,行间透气,齐头平脚,气韵贯通,雄浑奔放,气吞万里。
《中秋帖》于清乾隆时被收入内府,与《快雪时晴帖》(唐人摹本)、《伯远帖》(真迹)号为“三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