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皎霜花,晓融冰羽,开帘觉道寒轻。误闻啼鸟,生意又园林。闲了凄凉赋笔,便而今、懒听秋声。消凝处,一枝借暖,终是未多情。
阳和能几许?寻红探粉,也恁忺人。笑邻娃痴小,料理护花铃。却怕惊回睡蝶,恐和他、草梦都醒。还知否,能消几日,风雪灞桥深?
《满庭芳·小春》是宋末元初词人张炎所作的一首词,收录于《山中白云词》。该词是一篇描写“小春”时序风光的咏物佳作。上片写冰雪消融,天气转暖,园林中鸟啼北开,一片阳春景致。下片则表现了作者的忧思,他说这种阳春节候能再一直持续下去呢,只怕是一晌的假象,很快就会重新风雪灞桥,朔风怒号了。词人在咏其物的同时,又给出了其生动的形象。该词托物言志,构思巧妙,意境深远。
晴皎霜花,晓融冰羽,开帘觉道寒轻。误闻啼鸟,生意又园林。闲了凄凉赋笔,便而今、懒听秋声。消凝(1)处,一枝借暖,终是未多情。
旭日出升,冰霜消解了,开帘觉得寒气轻了很多。鸟的啼叫让人误以为园林中又有了生机。闲置了擅写凄凉情绪的赋笔,如今也懒得听到《秋声赋》的文字。暖风消解霜冻之处,不过是园中借得暖意偶尔开放一两朵花,终究老天不会多情,严寒终将到来。
阳和能几许(2)?寻红探粉(3),也恁忺人(4)。笑邻娃痴小(5),料理护花铃(6)。却怕惊回睡蝶,恐和他、草梦都醒。还知否,能消几日,风雪灞桥(7)深?
暖和明媚的天气能持续多久呢?寻找此时开放的花朵,也很令人惬意。笑邻家的孩子太稚嫩,已经整理起护花的铃铛来了。却怕惊醒了正在睡觉的蝴蝶,怕把它的芳草之梦惊醒。知道吗?小春之后,时日不多又将是北风猛吹、灞桥深的恶劣天气了。
(1)消凝:默默沉思。
(2)阳和能几许:阳和:春天的暖气,这里指大好春光。能几许:能持续多久。
(3)寻红探粉:寻找、探访红花和白花。
(4)恁忺人:恁:那么,那样。忺人:使人高兴,适意。
(5)痴小:小得可爱。
(6)护花铃:据《开元天宝遗事》载,宁王李宪为了保护园中的花,特别装置铜铃,用以惊走鸟雀。
(7)灞桥:在长安(今陕西西安市)城外的灞水上。长安为西汉、唐等朝的首都,这里借指元朝的首都。
元仁宗延祐二年(1315),元朝入主南宋故土已经几十年。为了取得汉人士族的支持,决定重开科举。一些年轻士子为之欢喜不已。张炎借题发挥,揭开元朝统治的真实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