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金门·秋兴》是北宋文学家苏轼所创作的一首抒怀词。上片写景,“秋池阁”的秋色;下片抒情,写秋兴。全词以景起兴,即景生情,引出了词人对仕途人生的感慨。
秋池阁(1),风傍晓(2)庭帘幕。霜叶未衰(3)吹未落,半(4)惊鸦喜鹊。
在秋池阁旁,风伴随着晨光吹开了庭院的窗簾。霜打过的树葉没有凋枯,风吹也不落下,却微微惊醒了沉睡的乌鸦和喜鹊。
自笑浮名情薄,似(5)与世人疏略(6)。一片懒心双懒脚,好教(7)闲处著(8)。
嘲笑虚名和薄情,这些几乎与世人隔离起来。我的一片懒心可不思世事,一双懒脚可不奔波人情,好让它们闲置起来。
(1)秋池阁:秋天的花园楼阁。
(2)傍晓:傍:伴随。晓:晨光。并作动词用,有破晓之意。
(3)衰:凋枯。
(4)半:量词,这里引伸为微微。
(5)似:好似,几乎。
(6)疏略:疏远,忘却,不往来。
(7)好教:好使。
(8)著:置放。
此词作于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年)秋,是时,东坡在杭州通守任上。与《谒金门·秋夜》一样,此词系东坡与人酬赠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