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诸弟三首庚子二月·其二

鲁迅 〔近代〕 鲁迅

还家未久又离家,日暮新愁分外加。

夹道万株杨柳树,望中都化断肠花。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别诸弟三首庚子二月》是鲁迅的作品之一,本诗是鲁迅存世最早的旧体诗,鲁迅生前未发表过该诗。本诗是写他又回到南京后想家的心情以及离家回宁一路上的离情别绪。诗由周作人供稿,曾经唐弢编入《鲁迅全集拾遗续编》。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还家未久又离家,日暮新愁分外加。

旧家度假还没有多少时日,又要启程离开老家;当踏上夕阳西下的旅程,眷恋的愁绪又在心中萌发。

夹道万株杨柳树,望中都化断肠花(1)

尽管一路上春风吹拂,一排排的杨柳绽出新芽;但我此时此刻看到它们,却幻化成绵延无尽的相思花。

注释

(1)断肠花:即秋海棠。这里借用断肠花来比杨柳,使人生出无限离愁。古人折柳赠别,因把杨柳和离愁连结在一起。《三辅黄图》:“灞桥在长安东,跨水作桥。汉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

创作背景

《别诸弟三首庚子二月》这三首诗作于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二月,署名“戛剑生”,是现存鲁迅最早的诗作。鲁迅时年二十,在南京陆师堂附设的矿务铁路学堂念书。他利用寒假,于这年的阴历十二月二十六日还家,次年正月二十日回南京,故有“还家未久又离家”之说。

拼音版

biézhūsānshǒugēngèryuè··èr

huánjiāwèijiǔyòujiāxīnchóufēnwàijiā

jiādàowànzhūyángliǔshùwàngzhōngdōuhuàduànchánghuā

作者简介

鲁迅

鲁迅

现代文学的奠基者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山、豫亭,后改名为豫才,浙江绍兴人。1918年5月,首次以“鲁迅”作笔名,发表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他的著作以小说、杂文为主,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文学论著《中国小说史略》;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热风集》、《华盖集》等18部。毛泽东主席评价他是伟大的无产阶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也被称为“民族魂”。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