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诸弟三首庚子二月》是鲁迅的作品之一,本诗是鲁迅存世最早的旧体诗,鲁迅生前未发表过该诗。本诗是写他又回到南京后想家的心情以及离家回宁一路上的离情别绪。诗由周作人供稿,曾经唐弢编入《鲁迅全集拾遗续编》。
还家未久又离家,日暮新愁分外加。
旧家度假还没有多少时日,又要启程离开老家;当踏上夕阳西下的旅程,眷恋的愁绪又在心中萌发。
夹道万株杨柳树,望中都化断肠花(1)。
尽管一路上春风吹拂,一排排的杨柳绽出新芽;但我此时此刻看到它们,却幻化成绵延无尽的相思花。
(1)断肠花:即秋海棠。这里借用断肠花来比杨柳,使人生出无限离愁。古人折柳赠别,因把杨柳和离愁连结在一起。《三辅黄图》:“灞桥在长安东,跨水作桥。汉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
《别诸弟三首庚子二月》这三首诗作于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二月,署名“戛剑生”,是现存鲁迅最早的诗作。鲁迅时年二十,在南京陆师堂附设的矿务铁路学堂念书。他利用寒假,于这年的阴历十二月二十六日还家,次年正月二十日回南京,故有“还家未久又离家”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