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中悲

曹雪芹 〔清代〕 曹雪芹

襁褓中,父母叹双亡。纵居那绮罗丛,谁知娇养?幸生来,英豪阔大宽宏量,从未将儿女私情略萦心上。

好一似,霁月光风耀玉堂,厮配得才貌仙郎,博得个地久天长,准折得幼儿时坎坷形状。终久是云散高唐,水涸湘江。这是尘寰中消长数应当,何必枉悲伤!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文学赏析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乐中悲》是清代小说家曹雪芹所创作的一首曲子,出自《红楼梦》第五回。这支曲子类似于史湘云对自己命运的自诉、自叹、自解,全曲概括了她人生的三大悲剧:幼年父母双亡,长大后家族败落及情爱坎坷。整首曲子语句参差,词采鲜明,声调铿锵,全曲哀惋凄恻,悲剧色彩浓郁,富有艺术感染力。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全文

襁褓(2)中,父母(3)双亡。纵居那绮罗丛(4),谁知娇养?幸生来,英豪阔大宽宏量,从未将儿女私情略萦心上。

年幼时父母双亡多么悲伤,虽身居豪门望族却是靠叔父抚养;多亏你生性豪爽宽宏大量,从未将儿女痴情缠萦心上。

好一似,霁月光风(5)耀玉堂,厮配得才貌仙郎(6),博得个地久天长,准折(7)得幼儿时坎坷(8)形状。终久是云散高唐,水涸湘江(9)。这是尘寰(10)消长(11)(12)应当,何必枉悲伤!

真像那雨后明月照玉堂。嫁给那才貌双全如意君郎,只求得比翼双飞地久天长。能补偿幼年丧亲孤苦的惨状。到头来,家族败落丈夫天亡,人世间,盛衰兴亡生来已定,何必悲伤。

注释

(1)乐中悲:即乐中有悲,好景不长。

(2)襁褓:包婴儿的被子和带子。

(3)叹:不幸。

(4)绮罗丛:指富贵家庭的生活环境。绮罗:丝绸织物。

(5)霁月光风:雨过天晴时的明净景象,比喻胸怀光明磊落。据《宋史·周敦颐传》:“黄庭坚称其人品甚高,胸怀洒落,如风光霁月。”此诗句从这里点化而来。

(6)厮配得才貌仙郎:据脂砚斋评注提到,史湘云后与一个贵族公子卫若兰(名字曾出现于《红楼梦》第十四回)结婚。八十回以后的曹雪芹佚稿中,还有卫若兰射圃的情节。厮配:匹配。才貌仙郎:才貌出众的年轻男子。

(7)准折:抵消。准:抵算、折价。

(8)坎坷:道路低陷不平的样子,引申为人生道路艰难不得志。这里指史湘云幼年丧失父母、寄养于叔婶家的不幸。

(9)终久是云散高唐,水涸湘江:两句中藏有“湘云”二字,又说“云散”、“水涸”,以“巫山云雨”的消散干涸喻男女欢乐成空。高唐,战国时楚国台馆名,在云梦泽中。宋玉的《高唐赋》说:“楚襄王曾游高唐,梦中与一仙女相会。仙女临去时对楚王说:‘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阴,旦为轻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后人遂以“巫山云雨”喻男女的欢会。“云散高唐”,即高唐的“巫山云雨”消散干涸,男女欢乐成为泡影。这里指史湘云丈夫早死,独守空房。

(10)尘寰:尘世,人世间。

(11)消长:消失和增长,犹言盛衰。

(12)数:命数,气数。

创作背景

曹雪芹以浪漫主义的手法,将《红楼梦十二支曲》和《金陵十二钗正册判词》写在了“贾宝玉神游大虚境,警幻仙曲演红楼梦”这一回,这两组结构完整的组诗是“金陵十二钗”形象塑造的提纲。小说这一回,主要借由警幻仙子揭露金陵十二钗的命运,《红楼梦十二支曲》和《金陵十二钗正册判词》对一些重要的女性悲剧人物的性格、命运和贾府的最后破败,都概括地作了预示。《红楼梦十二支曲》是《红楼梦》的点睛之笔。而《乐中悲》是《红楼梦十二支曲》的第五首曲子,这支曲子是揭露史湘云命运的。

文学赏析

开头二句“襁褓中,父母叹双亡,纵居那绮罗丛,谁知娇养”,描述了史湘云虽然生于富贵之家,但因自幼父母双亡,失去了父爱与母爱,没有人护持她娇惯她。

下面三句“幸生来,英豪阔大宽宏量,从未将儿女私情,略萦心上。好一似,霁月光风耀玉堂”,描绘了史湘云那种宽宏大度,活泼乐观,潇洒豪放,颇有些男孩子气质的性格特点。作者以赞赏的口气描述她的这些性格特点,说她的性格有如霁月光风辉映着玉堂那样亮丽可爱。父母早丧,能有这样的性格,是不幸中的幸事。

在《红楼梦》中,史湘云是大观园女孩儿个性格最活泼的一个。她最大的特点就是“英豪阔大宽宏量”,从无小儿女那种扭怩之态。薛宝钗过生日唱戏,王熙凤说一个小旦活像某个人。薛宝钗已看出来,一笑,不说;贾宝玉也猜着了,但不敢说;史湘云脱口而出:“倒像林姐姐的模样!”不经心地得罪了林黛玉,引起一场有趣的小口角。至于她喝醉酒后,躺在芍药花丛里睡大觉,更是《红楼梦》中一大美景。

后面三句,作者认为史湘云有这样的性格,而且才华又不在薛宝钗、林黛玉之下,也配上一个如意郎君,恩爱终生,以弥补幼年的不幸。然而事情总是不尽人意,“终久是云散高唐,水涸湘江”,婚后生活并不美满。史湘云是豁达之人,对此也会看得开的,因此结句写道:“这是尘寰中消长数应当,何必枉悲伤!”可见,湘云的结局也是悲剧性的。

史湘云和林黛玉的遭遇有相类之处,但个性却截然不同。林黛玉多愁多病,整天哭哭啼啼。史湘云却健康活泼,爱说爱笑,偏又有点咬舌,把“二哥哥”说成“爱哥哥”,让林黛玉取笑。她不像林黛玉那样早夭,但等待她的也决不是什么美好的生活。

作者简介

曹雪芹

曹雪芹

清朝小说家、诗人、画家

曹雪芹(1715—1763),名沾,字梦阮,雪芹是其号,又号芹圃、芹溪。祖籍辽阳,先世原是汉族,后为满洲正白旗“包衣”人。曾祖曹玺任江宁织造。曾祖母孙氏做过康熙帝玄烨的保姆。祖父曹寅官至江宁织造,兼任两淮巡盐监察御使。雍正初年,曹家家道中落,曹雪芹随着全家迁回北京居住。晚年,曹雪芹移居北京西郊。生活更加穷苦,“满径蓬蒿”,“举家食粥”。他以坚韧不拔的毅力,专心一志地从事《红楼梦》的写作和修订。死后遗留《红楼梦》前八十回稿子。另有《废艺斋集稿》。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