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将三略远,元戎九命尊。
缅怀古人节,思酬明主恩。
山西多勇气,塞北有游魂。
扬桴上陇坂,勒骑下平原。
誓将绝沙漠,悠然去玉门。
轻赍不遑舍,惊策骛戎轩。
凛凛边风急,萧萧征马烦。
雪暗天山道,冰塞交河源。
雾烽黯无色,霜旗冻不翻。
耿介倚长剑,日落风尘昏。
虞世基的这首《出塞》,同薛道衡的《出塞》相同,也是和杨素的同题诗中的第二首,对后世的影响,绝不在杨、薛之下。全诗20句,可分三个层次。
前四句为第一层,采取交叉互言之法,夹叙夹议,对抗敌御侮的统帅进行热烈赞扬。开篇伊始,即行对仗,用词精工。
作为上将,这位率兵出征者,他通晓三略,多有良谋,故此诗人以“远”赞之;作为元戎,这位临阵御敌者,他身居要职,位极人臣,故此诗人以“尊”誉之。其人谋略、地位如此,德行气节又如何呢?“缅怀古人节,思酬明主恩。”这两句是针对杨素原诗中“据鞍独怀古,慷慨感良臣”之句而发的,以褒奖其“忧国不忧身”的精神。大意是说:将军既胸怀韬略,自会遥慕昔日贤哲良臣建功立业的志节;既居高官显位,自会固边御敌,以报答一代明主的圣恩。诗中虽未提及“上将”、“元戎”的名字,但人们可以从本诗与杨诗的联系中,看出他笔下的将军就是指杨素。
中间为第二层,以铺采扬厉的手法,描绘大军出塞御敌并获得胜利的过程,向人们展示了一幅边庭逐寇的壮丽画卷。“山西多勇气,塞北有游魂”,总赞一笔,化用前人“山东出相,山西出将”之意,大意是说:主帅是山西名将,步卒又勇敢善战,塞北的入侵者却是一些飘落穷沙、无家可依的野鬼游魂,哪能经得住一击?接下来的四句,描写大军向边塞开拔的情景,生动形象,历历在目。在将帅的统领下,大军纪律严明,浩浩荡荡地向西挺进。在行军中,由于士气高昂,斗志旺盛,他们或扬槌击鼓,登上山坡;或纵马一行,驰骋平原。他们发下誓言,一定要横穿大漠,尽快到达目的地,以驱逐胡虏。正是在这种精神的激励下,大军行动极快,不久便到达了遥远的通往西域的唯一门户——玉门关。这里的“扬”字,“勒”字,都用得很形象,很生动,极具表现力。
接下来的六句,是全诗中颇为精彩的部分,作者以浓墨重彩,点染出三幅生动的图景,画面极其鲜明。“轻赍不遑舍,惊策骛戎轩”,是塞外追寇图。将士们一经踏上战争前线,他们顾不上宿营休息,便轻装疾进,尽管这样,他们还嫌不够,不停地挥动长鞭,驱使战车飞快向前,冲击敌人。歼虏逐寇,自然不能毕其功于一役,应再接再励。“懔懔边风急,萧萧征马烦”,是塞外行军图。战地的风景从来都是肃杀的,何况是边庭?凛冽的寒风,令人生畏;萧萧的征马,倍感艰辛。这塞外的景象是何等的荒凉,这战争的气氛又是何等的紧张!然而,还有更甚者呢。“雪暗天山道,冰塞交河源”,是塞外冰雪图。西北边庭的特点,是冰的海洋,雪的世界。举目望去,天色无光,一片茫茫,就连那天山大道也被积雪覆盖住了,使人不辨路径。至于塞外的冰,那就更加与内地不同了,它不仅仅简单地封住河面,而且以其巨大的体积,堵塞河的源头,令河水为之不流。这是何等的天寒地冻、雪压冰封的景象!这两句中的“暗”字、“寒”字,下得极其贴切而形象,化静为动,把边塞的冰雪简直是给写活了。
最后四句为第三层,以凝重而深沉的画面,为御敌卫国的将军塑像。前两句写景,宛如一幅塞外营阵图。早晨,战地大雾弥天,连烽火也暗然无色;入夜,战地严霜厚结,连旗帜也冻得不能翻卷。这是何等的塞外奇观!后两句写人,以景为衬托。在这天寒地冻之际,一位刚勇雄武的将军,手拄长剑,凝望着远处渐渐昏暗的天空,多么深沉坚毅!这四句描写生动,刻画形象,所绘之景犹如一幅浮雕:背景是天边的霜雾,失色的烽火,不动的旌旗,形象则是一位屹立于军旗之下的将军,拄着长剑凝视远处的苍茫暮色。诗至此戛然而止,但那忠心耿耿、百折不挠的将军形象,却深深地留在人们的记忆中,久久不忘。
虞世基虽然没有参加过抗击外敌入侵的战争,但他却去过雁门关,因而对边塞情况还是比较了解的。他的这首《出塞》,虽是奉和之作,但也写得大气磅礴,情景逼真,是边塞诗中的名作。由于它生动地描写了边塞战斗生活,热情地赞扬了为国御敌将士,对后世颇具影响。不少唐代名家,都化用过此诗的句子。如李白的“萧萧班马鸣”,王昌龄的“青海长云暗雪山”、“大漠风尘日色昏”,岑参的“风掣红旗冻不翻”等,无疑都脱胎于此诗。仅此一点,这首《出塞》就值得赞扬,更何况它还充满着爱国激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