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诗二首》是汉末文学家应玚所作的组诗作品,这二首五言皆是抒发行役思乡的离愁别绪。与建安其他诗人作品相比,显得含蓄内在些,更富于和雅的文士气。《别诗二首》虽非激昂不平之体,但仍然是用血和泪写成的慷慨苍凉的人生悲歌。全诗感叹自己飘零的身世,流露出诗人对美好人生的无限眷恋和对家乡故土的真切思念。同时,诗中萦绕着一种感叹人生如长河之水、流逝不返的忧伤。诗风平淡自然,清新无奇,完全是诗人真情实感的自然吐露。
朝云浮四海(1),日暮归故山。
早晨日出,朝霞涌起,并且飘浮在高高的上空,到了日落时,浮云归入它生出之地。
行役(2)怀旧土(3),悲思不能言(4)。
与亲友分别,身行役在外,而心却怀恋故土和亲友,越想越悲,以致气结而不能说话。
悠悠(5)涉千里,未知何时旋(6)。
想到今后途程,岁月悠长,跋涉千里,何时能荣归故里,遥遥不可测。
(1)四海:古人认为中国境外四面环海,故称中国为四海之内,简称海内,或四海。海内有天下、国中之意。
(2)行役:外出服公役,这里指应玚北上投奔曹丕。
(3)旧土:故乡。
(4)悲思不能言:悲哀的感情不能用语言表达出来。
(5)悠悠:遥远的样子。
(6)旋:返还,归来。
《别诗二首·其一》该诗写所与别者是何人难考,但从诗的内容中可知,是怀念故土。应玚是汉末应珣之子,汉汝南人。应玚离家出游,求仕于外,选择贤主,献身效力。应玚投奔曹操,成为建安七子之一,邺下文人集团的重要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