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起荆江亭即事十首·其一

黄庭坚 〔宋代〕 黄庭坚

翰墨场中老伏波,菩提坊里病维摩。

近人积水无鸥鹭,时有归牛浮鼻过。

复制 复制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病起荆江亭即事十首》是宋代文学家黄庭坚创作的一组诗。整组诗是以评议政局和怀念故旧为内容的,是它对新的政治形势的一种感应。从艺术形式上看,是学习杜甫的那些议论时事人物的变体绝句的,正如杜甫讲的“老去诗篇浑漫与”,往往随意挥洒;但“老去渐于诗律细”,愈老愈熟,愈趋平淡,则又觉自然而浑成。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全文

翰墨场(3)老伏波(4)菩提坊(5)里病维摩(6)

我像当年的伏波将军一样,在文坛上征战多年;如今却像病中的维摩诘,困居在菩提坊。

近人(7)积水无鸥鹭,时有归牛浮鼻过(8)

近处的积水没有鸥鹭飞翔,偶尔有归家的牛浮水而过,露出鼻子。

注释

(1)荆江亭:在江陵(今属湖北)。

(2)即事:写眼前景物和感触。

(3)翰墨场:文坛。

(4)老伏波:马援,东汉名将,封伏波将军,六十二岁时尝自请出征五溪(今湖南、贵州交界处)。这里诗人以“老伏波”自况。

(5)菩提坊:佛寺。

(6)维摩:即维摩诘,学问僧,尝带病讲经,故历代文人喜以自况。

(7)近人:和人靠近的地方。

(8)浮鼻过:指牛渡水时在水面露出鼻子。

创作背景

这组诗是黄庭坚晚年作品。元符三年(1100)五月徽宗即位,政策改变,旧党被陆续召回,山谷在新君即位的当月就接到复官令,延宕至十二月离开戎州,途中时有逗留,至次年即建中靖国元年(1101)四月抵达荆南(即今湖北江陵),寄家沙市等待改官的命令。《病起荆江亭即事十首》就是在荆南待命时作的。

作者简介

黄庭坚

黄庭坚

北宋文学家、书法家、江西诗派开山之祖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治平年间进士。宋哲宗时以校书郎为《神宗实录》检讨官,迁著作佐郎。后因修史“多诬”遭贬。早年以诗文受知于苏轼,与张耒、晁补之、秦观并称“苏门四学士”。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诗以杜甫为宗,有“夺胎换骨”、“点铁成金”之论,风格奇硬拗涩,开创江西诗派,在宋代影响颇大。又能词。兼擅行书、草书,为“宋四家”之一。有《山谷集》《山谷琴趣外篇》。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