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昭应》是唐代诗人顾况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前二句写昔日的繁华,后二句写今时的冷寂,通过今昔对照,讥讽了唐玄宗的求仙无成,末句“独闭”二字,深刻揭示了帝王长生梦想的破灭,充满了批判与讽刺,含义深远。
武帝(3)祈灵(4)太乙坛(5),新丰(6)树色绕千官(7)。
昔日汉武帝曾在此地太乙坛祈求神灵庇佑,那时新丰的树木郁郁葱葱,环绕着众多随行的官员。
那(8)知今夜长生殿(9),独闭空山(10)月影寒。
谁能想到在这寂静的夜晚,长生殿却独自关闭了山门,只留下一轮寒月映照着空旷而冷清的景象。
(1)宿:住宿。
(2)昭应:县名,即今之临潼县,秦为骊邑,汉置新丰县,唐析置会昌县,后并为昭应县。
(3)武帝:汉武帝刘彻。借指唐玄宗。
(4)祈灵:向鬼神祈福。
(5)太乙坛:太乙神的神坛。太一,即泰一,古人认为是天地神祗中最尊贵者。
(6)新丰:即昭应。
(7)千官:众多的官员。
(8)那:一作“岂”。
(9)长生殿:唐代官殿名,在昭应县骊山华清宫中。殿之取号,用意在于祈求长生。
(10)空山:指骊山,在今陕西临潼东南。一作“山门”。
《宿昭应》这首诗具体创作年代已不详,当是诗人宿昭应县时,遥望骊山,有所感而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