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山居即事

辛弃疾 〔宋代〕 辛弃疾

几个轻鸥,来点破、一泓澄绿。更何处、一双鸂鶒,故来争浴。细读离骚还痛饮,饱看修竹何妨肉。有飞泉、日日供明珠,三千斛。

春雨满,秧新谷。闲日永,眠黄犊。看云连麦垄,雪堆蚕簇,若要足时今足矣,以为未足何时足。被野老、相扶入东园,枇杷熟。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满江红·山居即事》是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的词,本词题描写老词人初夏季节的山居生活清闲情景,表现老词人满足于这风景优美、人情淳朴的山村生活环境的安适情怀。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几个轻鸥,来点破、一泓(1)澄绿。更何处、一双鸂鶒,故来争浴(2)。细读离骚还痛饮,饱看修竹何妨肉(3)。有飞泉、日日供明珠,三千(4)

几只轻盈的鸥鸟飞来,把满湖碧绿澄澈的湖水都扰动了。还有不知哪里来的一双紫鸳鸯,也故意加进来逐水嬉戏,争闹不休。我一面细读《离骚》,一面举杯痛饮;在饱看翠竹之余,也不推辞各种肉食关味。附近还有一道瀑布,犹如明珠飞溅,供我观赏,它不停地倾泻着,日日足有三千斛。

春雨满,秧新谷(5)闲日永(6),眠黄(7)。看云连麦垄(8)雪堆蚕簇(9)若要足时今足矣,以为未足何时足(10)。被野老、相扶入东园,枇杷(11)熟。

春天,雨水丰足,新播下的谷种长出了碧绿的秧苗;进入农闲的时节,小黄牛懒散地打着瞌睡。地里的麦子熟了,有如连绵不断的黄云;蚕房里白花花的新茧簇拥着,恰似堆堆白雪。哎,若是要追求人生的富足,眼前已经可以满足了;如粟坏带不满足 那什么时候井满足够。几位老农见我闲着没事,就邀我到东园去走走,说是枇杷已经熟了。

注释

(1)一泓:一片清水从诃中所写“被野老、们扶入东园”的情况看,似指作者晚年住地江西铅山的带湖。

(2)更何处、一双鸂鶒,故来争浴:言一对鸂鶒相逐水戏嬉。杜甫《春水》诗:“已添无数鸟,争浴故相喧。”鸂(xī)鶒(chì):水鸟。又名紫鸳鸯。故来:常来,说是特意来,也通。

(3)读离骚还痛饮,饱看修竹何妨肉:边读《离骚》边饮酒,赏竹又何碍于食肉。细读《离骚》还痛饮:《世说新语·任诞篇》:“王孝伯言:名士不必须奇才,但使常得无事,痛饮酒,熟读《离骚》,便可称名士。”饱看修竹何妨肉:苏轼《绿筠轩》诗:“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肉令人瘦,无竹使人俗。”辛词则谓赏竹和食肉两不相碍。修:高。

(4)斛:古代以十斗为一斛。后又改为五斗。

(5)秧新谷:稻子长出新的秧苗。

(6)闲日永:因为没事干,觉得日子长。

(7)犊:小牛。

(8)云连麦垄:田野成熟的麦子,像连天的黄云。

(9)雪堆蚕簇:白花花的新茧簇拥着,恰似堆堆白雪。

(10)若要足时今足矣,以为未足何时足:谓如果知足,眼前的一切足以使人满足;如果不知足,则究竟何时方得满足。

(11)枇杷:一种水果。

创作背景

庆元二年或三年(1196或1197),辛弃疾写下《满江红》,此时他已在江西上饶、铅山闲退近二十年之久。这首《满江红·山居即事》就是他闲退生涯中的作品。

拼音版

mǎnjiānghóng··shānshì

qīngōuláidiǎnhóngchéng绿gèngchùshuāngchìláizhēngsāoháitòngyǐnbǎokànxiūzhúfángròuyǒufēiquángòngmíngzhūsānqiān

chūnmǎnyāngxīnxiányǒngmiánhuángkànyúnliánmàilǒngxuěduīcánruòyàoshíjīnwéiwèishíbèilǎoxiāngdōngyuánshú

作者简介

辛弃疾

辛弃疾

南宋官员、将领,豪放派词人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曾任耿京军的掌书记,不久投归南宋。历任江阴签判,建康通判,江西提点刑狱,湖南、湖北转运使,湖南、江西安抚使等职。四十二岁遭谗落职,退居江西信州,长达二十年之久,其间一度起为福建提点刑狱、福建安抚使。六十四岁再起为浙东安抚使、镇江知府,不久罢归。一生力主抗金北伐,并提出有关方略,均未被采纳。其词热情洋溢、慷慨激昂,富有爱国感情。有《稼轩长短句》以及今人辑本《辛稼轩诗文钞存》。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