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舒州山谷寺石牛洞泉穴》是宋代文学家王安石创作的一首诗,此诗前半景语,一写水,一写山。后半情语,情是怅望之情。诗的形式出于“《离骚》体”。
水泠泠(2)而北出,山靡靡(3)而旁围。
泉水冷冷地向北流去,山峦连绵地环绕四周。
欲穷源(4)而不得,竟怅望以空归。
想要探寻源头却无法到达,最终只能怅然若失地空手而归。
(1)山谷寺:即乾元寺,为舒州皖公山(又名三祖山,为禅宗三祖僧璨隐居地)名胜,在安徽省怀宁县。怀宁时属舒州。
(2)泠泠:水声清越。
(3)靡靡:壮丽的样子。
(4)穷源:穷究石牛洞中泉水之源。
皇祐三年(1051)九月,王安石与友人游览舒州名胜山谷寺石牛洞,爱其山水;又见唐代散文家李翱(习之)题字,遂题此诗于李翱后。作者自注云:‘“皇祐三年九月十六日,自州之太湖(今属安徽,非苏州之太湖),过怀宁县山谷乾元寺,宿。与道人文锐、弟安国拥火游石牛洞,见李翱习之书,听泉久之。明日复游,乃刻习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