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南北真如梦,但卧金山高处。白波东逝,鸟啼花落,任他日暮。别酒盈觞,一声将息,送君归去。便烟波万顷,半帆残月,几回首,相思苦。
可忆柴门深闭,玉绳低、翦灯夜雨。浮生如此,别多会少,不如莫遇。愁对西轩,荔墙叶暗,黄昏风雨。更那堪几处,金戈铁马,把凄凉助。
《水龙吟·再送荪友南还》是清代词人纳兰性德所著一首词,词的上阕写的是词人对与好友聚少离多的感叹,并想象好友离开后的孤独寂寞之状。下阕是对二人昔日亲密相处场景的回忆,再转回眼下国家狼烟四起的局势,将个人情感与报国之志结合在一起,超脱了纳兰词固有的私人情感滥溢的现象,境界极高。全词用词精炼,却意蕴深含。
人生南北真如梦,但卧(3)金山(4)高处。白波东逝(5),鸟啼花落,任他日暮。别酒盈(6)觞(7),一声将息(8),送君归去。便烟波万顷,半帆残月(9),几回首,相思苦。
人的一生,南北漂泊,四处奔走,宛如幻梦。现在你终于可以高卧在金山之上,看大江东去,伴鸟啼花落,任凭夕阳西下而无所牵挂。离别的酒已经倒满酒杯,道一声珍重,愿您平安返回故乡。在烟波浩渺的漫漫长路上,在午夜梦回,只有孤帆残月相伴之时,你是否会回头北望,思念远方知己的朋友?
可忆柴门深闭,玉绳低(10)、翦(11)灯夜雨。浮生(12)如此,别多会少,不如莫遇。愁对西轩(13),荔墙(14)叶暗,黄昏风雨。更那堪几处,金戈铁马(15),把凄凉助。
可曾想起那夜我们紧闭柴门,一直到深夜之时,还在灯前说着知心的话语。人生就是这样,别离的时候多,相聚的时日少。还不如我们从来就没有相遇。黄昏之时,“我”孤独一人,对着西轩而寂寞忧愁,昏暗的薜荔墙上的叶子在风雨中飘摇晃动,更有频繁的故事,使“我”心中更加凄凉。
(1)再送:严绳孙南归时,性德先作《送荪友》诗相送,之后再作此词,是为“再送”。
(2)荪友:严绳孙(1623-1702),字荪友,自号勾吴严四,复一号藕荡老人、藕荡渔人。江苏无锡人(一说昆山人)。清初诗人、文学家、画家,与朱彝尊、姜宸英号为“江南三布衣”。著有《秋水集》十五卷。
(3)卧:“高卧”之意,形容悠然归隐的生活。
(4)金山:山名,指江苏镇江西北之金山。这里代指荪友之家乡。
(5)白波东逝:意谓光阴流逝。白波:水流,李群玉《题金山寺石堂》:“白波四面照楼台,日夜潮声绕寺回。”此处白波喻指时光。
(6)盈:满。
(7)觞:古代酒器。
(8)将息:珍重、保重。
(9)半帆残月:半帆,指小船;残月:下半月的“娥眉月”,这里残月表示伤感。
(10)玉绳低:谓夜已深。玉绳:北斗七星之斗杓,在北斗第五星玉衡之北,即天乙、太乙二星。
(11)翦:同“剪”。语出史达祖《绮罗香·咏春雨》“记当日、门掩梨花,翦灯深夜雨”。
(12)浮生:指人生。性德《送荪友》有“人生何如不相识,君老江南我燕北。何如相逢不相合,更无别恨横胸臆”。
(13)轩:这里指有窗的长廊。
(14)荔墙:即薜荔墙。荔:薜荔(又称木莲)之省称。
(15)金戈铁马:指战争,其时正值“三藩之乱”,严绳孙南还,距离战区愈近。
康熙十二年(1673),时年十九岁的纳兰性德与严绳孙结识,成了忘年之交。之后,严绳孙应纳兰性德的邀请在明珠府借住了两年,二人作诗词互相酬唱,无所不谈。康熙十八年(1679),严绳孙举博学鸿词科,授翰林院检讨,后迁右春坊中允、翰林院编修等职。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四月,严绳孙告假南归,与纳兰性德做别时“人辞容若时,坐无余人,相与叙平生之聚散,究人事之终始,语有所及,怆然伤怀”。纳兰性德对好友的离开伤心不已,前后共写下五首词相赠,足见二人情谊之深厚,这首《水龙吟》便是其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