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辰西域清明

耶律楚材 〔元代〕 耶律楚材

清明时节过边城,远客临风几许情。

野鸟间关难解语,山花烂熳不知名。

蒲萄酒熟愁肠乱,玛瑙杯寒醉眼明。

遥想故园今好在,梨花深院鹧鸪声。

复制 复制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庚辰西域清明》是元代诗人耶律楚材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首联点明时间、地点、人物;颔联描述周围鸟语花香的优美环境;颈联叙述主人公的活动——畅饮葡萄酒,兴致正酣;尾联始知此乃回忆,而结句情深,回味无穷。全诗落笔自然,栩栩如生;语言自然,属对工整。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清明时节过边城(2)远客(3)临风几许情(4)

清明节的时候经过边远之城,让我的心中增了多少情思。

野鸟间关(5)难解语,山花烂熳(6)不知名。

野外的鸟叫声让人琢磨不透,山间的野花色彩鲜丽却不知道其名。

蒲萄(7)酒熟愁肠(8)乱,玛瑙杯寒(9)醉眼明(10)

熟透的葡萄酒和寒冷的玛璃酒杯使我的心更加愁苦,醉后的我目光炯炯有神。

遥想故园(11)今好在,梨花深院鹧鸪声(12)

遥想自己的家园现在好不好,鹧鸪的叫声在开满梨花的深院中回响着。

注释

(1)庚辰:元太祖十五年(1220年)。

(2)边城:边远之城。

(3)远客:作者自指。

(4)几许情:有多少情思。

(5)间关:摹声词。鸟鸣之声。

(6)烂熳:色彩鲜丽。

(7)蒲萄:即葡萄。

(8)愁肠:愁苦之心。

(9)玛瑙杯寒:玛璃酒杯,晶莹透明,给人以寒冷的感觉。

(10)醉眼明:醉后目光炯炯有神。

(11)故园:指自己的家园。

(12)鹧鸪声:暗示家里人盼望他回家,以表达思念家乡之情。鹧鸪,鸟名,古代以为它的叫声似“行不得也哥哥”。

创作背景

元太祖十五年(1220年),三十岁的耶律楚材正随成吉思汗远征西域。西域所处纬度较中原为低,春温季节来得要晚些,虽然节序已届清明,可这儿才呈现出一派撩人的春光,入耳的是那间关的野鸟,照眼的是那烂漫的山花。良辰美景,把酒临风,禁不住乡愁如乱山横,于是作者创作了《庚辰西域清明》这首诗。

拼音版

gēngchén西qīngmíng

qīngmíngshíjiéguòbiānchéngyuǎnlínfēngqíng

niǎojiānguānnánjiěshānhuālànmànzhīmíng

táojiǔshúchóuchángluànnǎobēihánzuìyǎnmíng

yáoxiǎngyuánjīnhǎozàihuāshēnyuànzhèshēng

作者简介

耶律楚材

耶律楚材

蒙古帝国时期的政治家

耶律楚材(1190—1244),字晋卿,号湛然居士契丹族,辽皇族子孙。17岁时中进士。兴定二年(1218),应成吉思汗之召,入克鲁伦河畔行官谒成吉思汗,并随其西征,经阿尔泰山,到达河中府(今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他是一位政治家,又工于诗文,其诗通俗平易,不假矫饰。有《湛然居士集》等。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