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君》是晚清诗人李希圣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该诗为哀时触事之作,明为悼念珍妃,实际上是忧心国事。首联写珍妃之死;次联写光绪帝虽归京而如死;三联写光绪帝思念珍妃;末联以唐玄宗的事比况。全诗透露出诗人对戊戌变法的眷念之意,借古喻今,韵味浓郁。
青枫江(2)上古今情,锦瑟(3)微闻呜咽声。
青枫江上发生的事,古代和现在有不同的情意,华美的琴瑟,如今只能听见呜呜咽咽的声音。
辽海鹤归(4)应有恨,鼎湖(5)龙去总无名(6)。
从辽海化鹤而归的人应该有仇恨,从鼎湖升天的龙总是不明死因。
珠帘隔雨(7)香犹在(8),铜辇经秋梦已成。
珠帘隔雨的痕迹至今还在,铜葆经历秋天,害人者的梦已实现了。
天宝旧人零落尽,陇鹦辛苦说华清。
天宝时的旧人都已零落散尽,鹦鹉却在辛辛苦苦地说着华清宫里的事。
(1)湘君:原指舜妃娥皇,娥皇、女英听说舜南巡时死于苍梧,追至洞庭,自投湘水而死,遂为湘水之神。此处借指为光绪帝宠爱而被慈禧害死的珍妃。
(2)青枫江:江名,在湖南长沙附近。《楚辞·招魂》:“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兮伤春心,魂兮归来哀江南。”又杜甫《梦李白》:“魂来枫林青。”此兼用二典,兼切湘君,又有招魂之意。
(3)锦瑟:装饰华美的瑟。《楚辞·远游》:“使湘灵鼓瑟兮。”又李商隐有《锦瑟》诗,有人以为是悼亡之作。此用二事,既切湘君,兼悼珍妃。
(4)辽海鹤归:指辽东人丁令威学道于灵虚山,后化鹤归辽(见《搜神记》)。此指珍妃魂魄归来所见非昔,应生无限遗恨。
(5)鼎湖:古代传说中黄帝乘龙升天之处。《史记·封禅书》:“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髯下迎黄帝,黄帝上骑……后世因名其处曰鼎湖。”古代诗文中因以“鼎胡龙去”为帝王之死的代称。此指光绪帝死。
(6)无名:谓不明死因。光绪是病死,还是被慈禧害死,当时说法不一。
(7)珠帘隔雨:李商隐《春雨》:“红楼隔雨相怜望,珠箔飘灯独自归。”此化用其句,暗喻光绪与珍妃生前被慈禧隔居两地。
(8)香犹在:遗迹还在。
《湘君》该诗的写作年代约在光绪二十七年辛丑(1901年)西太后、光绪帝回京前后,诗咏珍妃事。
珍妃,满州镶红旗人,他他拉氏,光绪十四年(1888年)选为珍嫔,后得光绪帝宠爱,进为珍妃。慈禧太后因珍妃赞同变法、支持光绪帝掌握政权,对她极为忌恨,光绪二十六年庚子(1900年)八国联军进攻北京时,慈禧命太监将珍妃推入井中溺死。诗人怀着对珍妃的同情,写诗哀之。
首联便接连用典,其手法却又浑化无迹。《楚辞·招魂》:“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兮伤春心,魂兮归来哀江南”,为首句所本;李商隐《锦瑟》:“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为次句所本。“青枫江上”暗示招珍妃之魂,“古今情”暗示湘妃之殉舜自沉与珍妃之被推入井中溺杀,虽同死水中,却有天壤之别,故古今伤心之情也性质不同。而锦瑟空存,佳人已逝,一曲哀弦,竞只能依稀听得呜咽凄切之声,那种阴郁抑塞的气氛,令人深感悲愤。
颔联“辽鹤”“鼎湖”之典,古诗中屡见不鲜,但诗人却能不落俗套,翻出新意。“辽海鹤归”,是喻指光绪回銮北京;“应有恨”,是说光绪憾恨珍妃之死。但字面上的意义也同样重要:仙鹤归来,睹眼前情景,也应有恨,可见国家形势之恶劣。“鼎湖龙去”本喻帝王之死,而诗人却以之喻指西太后挟持光绪,避八国联军离京奔西安。盖光绪戊戌变法失败后久遭禁锢,业已虽生如死。“总无名”即指斥西太后所作所为向来没有正当理由。二句用典如不细细琢磨,便难见其妙处。
颈联二句,写光绪思念珍妃,用典手法又与颔联不同,是暗用典故。按《汉书·外戚传》:“上(汉武帝)思念李夫人不已,方士齐人少翁言能致其神。乃夜张灯烛,设帷帐,……遥望见好女如李夫人之貌,还幄坐而步。”又《拾遗记》:“帝息于延凉室,卧梦李夫人授帝衡芜之香。帝惊起,而香气犹著衣枕,历月不歇。”“珠帘”句即用此二事。“铜辇”句从李贺《还自会稽歌》“秋衾梦铜辇”变化出。需注意的是李善注《文选》云:“铜辇,太子车饰”,此后便以之指太子,但该诗铜辇却指天子辇车,系暗用唐玄宗安史乱起辇车幸蜀事。“梦已成”则反用白居易《长恨歌》“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二句,以迷离惴徨之笔,写出思念之深,即使不知典故出处,也能很好体会。
尾联二句,以唐玄宗故事作比况,谓玄宗乱后回京,天宝年间的旧人或死或散,只有鹦鹉仍在模仿旧人口吻不辞辛劳地说着华清宫的旧事;语中透露出对戊戌变法那一段短暂美好日子的殷殷眷恋。(那时不仅珍妃与光绪两情欢洽,国家也振兴有望。)按《明皇杂录》:“(唐玄宗)泊至德中,车驾复幸华清宫,从官嫔御多非旧人,……上四顾凄凉,不觉流涕。”“天宝”句即用此事,而“旧人”兼指参与变法的诸臣与珍妃。全诗就这样在借古喻今中结束,而一种凝重的历史悲剧感与一种凄艳的艺术审美感也已交织在读者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