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关吏

杜甫 〔唐代〕 杜甫

士卒何草草,筑城潼关道。

大城铁不如,小城万丈余。

借问潼关吏:修关还备胡?

要我下马行,为我指山隅:

连云列战格,飞鸟不能逾。

胡来但自守,岂复忧西都。

丈人视要处,窄狭容单车。

艰难奋长戟,万古用一夫。

哀哉桃林战,百万化为鱼。

请嘱防关将,慎勿学哥舒!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潼关吏》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为“三吏三别”之一。此诗借潼关吏之口描述潼关天险,表达了诗人对当初桃林一战溃败的遗憾,希望守关将士们一定要以史为鉴,好好利用潼关天险保卫长安的安全。以缓急有致、神情毕现、形象鲜明的对话描写表现人物的心理和神态,是此诗主要特色。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士卒(1)草草(2),筑城潼关(3)道。

士卒劳役是多么劳苦艰辛,在潼关要道筑城。

大城铁不如,小城万丈余(4)

大城比铁还要坚固,小城依山而筑,高达万丈。

借问潼关吏:修关还备胡(5)

请问潼关吏:你们重新修筑潼关是为了防御叛军吗?

(6)我下马行,为我指山隅:

潼关吏邀请我下马步行,为我指着山隅为我介绍情况:

连云列战格(7),飞鸟不能逾。

“那些防御工事高耸入云端,即使飞鸟也不能越逾。

胡来但自守,岂复忧西都(8)

胡贼来犯只要据守即可,又何必担心西都长安呢。

丈人(9)视要处,窄狭容单车。

您看这个要害的地方,狭窄到只能一辆车子通过。

艰难(10)(11)长戟,万古用一夫。

在战事紧急时挥动兵器拒守,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呀。”

哀哉桃林(12)战,百万化为鱼。

“令人哀痛的是桃林塞那一败仗,唐军死伤极多,惨死黄河。

请嘱防关将,慎勿学哥舒(13)

请嘱咐守关诸将领,千万别蹈哥舒翰仓促应战的覆辙。”

注释

(1)何:多么

(2)草草:疲劳不堪之貌。

(3)潼关:在华州华阴县东北,因关西一里有潼水而得名。

(4)大城铁不如,小城万丈余:上句言坚,下句言高。城在山上故曰万丈余。

(5)备胡:指防备安史叛军。

(6)要:同“邀”,邀请。

(7)连云列战格:自此句以下八句是关吏的答话。连云言其高,战格即战栅,栅栏形的防御工事。

(8)西都:与东都对称,指长安。

(9)丈人:关吏对杜甫的尊称。

(10)艰难:战事紧急之时。

(11)奋:挥动。

(12)桃林:即桃林塞,指河南灵宝县以西至潼关一带的地方。

(13)哥舒:即哥舒翰。

创作背景

《潼关吏》此诗作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诗题下有小注:“安禄山兵北,哥舒翰请守潼关,明皇听杨国忠言,力趣出兵,翰抚膺恸哭,而出兵至灵宝潼关遂失守。”

拼音版

tóngguān

shìcǎocǎozhùchéngtóngguāndào

chéngtiěxiǎochéngwànzhàng

jièwèntóngguānxiūguānháibèi

yàoxiàxíngwèizhǐshān

liányúnlièzhànfēiniǎonéng

láidànshǒuyōu西

zhàngrénshìyàochùzhǎixiáróngdānchē

jiānnánfènchángwànyòng

āizāitáolínzhànbǎiwànhuàwéi

qǐngzhǔfángguānjiàngshènxuéshū

作者简介

杜甫

杜甫(诗圣)

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举进士不第,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宋以后被尊为“诗圣”,与李白并称“李杜”。其诗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对穷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内容深刻。许多优秀作品,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被称为“诗史”。在艺术上,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炼,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存诗一千四百多首,有《杜工部集》。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