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清大雪

吴伟业 〔清代〕 吴伟业

白头风雪上长安,短褐疲驴帽带宽。

辜负故园梅树好,南枝开放北枝寒。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临清大雪》是明末清初诗人吴伟业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写作者北上京师在临清道中所见所感,含蓄深沉地表达了勉强北上的复杂心情。前两句写诗人由眼前北上的风雪看到自己“裋褐疲驴帽带”的令人可怜可叹的身影,更觉可悲无奈。末两句诗含意却隐晦,婉转地表达了自己勉强无奈的心情。全诗感情凄怆,意境冷寂。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白头(2)风雪上长安(3),短褐疲驴帽带(5)

我已白发苍苍,却冒着暴风雪,去了首都,一路上穿着粗糙的衣服戴着宽大的帽子骑着疲倦的驴子。

辜负故园梅树好(6),南枝开放北枝寒。

我很遗憾地背对着家里园子里的开花开得很好的梅树,南边的树枝已开花、北部的枝条还是寒冷的。

注释

(1)临清:州名。在山东省西北部,邻近河北省。明清时为州,现为临清县。

(2)白头:作者自称,当时他四十四岁。形容已年老体衰。

(3)长安:中国古都。今陕西西安市。汉、唐等十个朝代都定都于此。这里作为首都的代称,实指清都北京。

(4)裋褐:粗陋的布衣。

(5)宽:松紧之松。

(6)故园梅树好:指家乡太仓的“梅村”梅树繁茂。此句亦有以“故国”代故国之意。

创作背景

身际国变的吴伟业,作为明的遗臣,虽心不情愿却万般无奈而屈节仕清。他从此陷入了无法排遣的精神痛苦中愧悔自贵,抑郁无欢。其诗风也随之发生陡变,由原先才华艳发、清丽芊绵的风致,一改而为激楚苍凉、含蓄蕴藉的格调。《临清大雪》这首诗即作者于顺治十年(1653),应清廷征召赴京时在临清(今属山东)道中所作。

拼音版

línqīngxuě

báitóufēngxuěshàngzhǎngānduǎnmàodàikuān

yuánméishùhǎonánzhīkāifàngběizhīhán

作者简介

吴伟业

吴伟业

明末清初著名诗人

吴伟业(1609—1672),字骏公,号梅村,太仓(今属江苏)人,明崇祯四年(1631)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左庶子等职。明亡后隐居不出,清顺治十年(1653)被迫应诏北上,次年被授予秘书院侍讲,后升国子监祭酒。顺治十三年(1656)底,以奉嗣母之丧为由乞假南归,此后不复出仕。诗词文曲均有较深造诣,与钱谦益、龚鼎孳并称“江左三大家”,又为娄东诗派开创者。长于七言歌行,初学“长庆体”,后自成新吟,后人称之为“梅村体”。有《梅村家藏稿》。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