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陵赠别》是唐代诗人李白于开元十四年创作的一首赠别诗。诗中描写了金陵子弟劝酒相送的情谊,充满了蓬勃的朝气。最后两句以流水的具体形象,比喻抽象的离别之情,耐人寻味,乃此诗的妙处。
玉瓶沽(2)美酒,数里送君还。
玉瓶中装着美酒佳酿,已经送别了数里地,该是返回之时了。
系马垂杨(3)下,衔杯大道间。
把马系在垂杨下,在大道上饮酒。
天边看渌水(4),海上见青山。
远望天边看到幽幽绿水,遥远的海上看到隐隐约约的青山。
兴罢各分袂(5),何须醉别颜。
酒兴过后就要分别了,你们快回去,不要看到酒醉离别的悲伤情态。
(1)广陵:今江苏扬州。
(2)沽:买。
(3)垂杨:即垂柳。
(4)渌水:清澈的绿水。
(5)分袂:指离别。袂:衣袖。
折柳送别与饮酒饯别。折柳送别这一古老的风俗最早见于汉代,汉乐府民歌中就有《折杨柳歌辞》:“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蹀座吹长笛,愁煞行客儿。”到了唐代,折柳送别的习俗十分盛行。长安城东有座灞桥,桥两边广植杨柳。唐朝时灞桥上设立驿站,凡送别亲人好友东去,一般都要送到灞桥后才分手,并折下桥头柳枝相赠。
饮酒饯别是一种起源更早、且具有更大的普遍性和覆盖面的习俗。这种以酒饯别在唐代达到了高潮,亲朋好友欲远行,置办酒席,为其送行,以示祝福和惜别。唐诗中常常出现饮酒饯别的场面,酒也就成为别离主题赖以生发的又一意象。
李白酷爱饮酒,他的诗也就与酒结下了不解之缘,《广陵赠别》此诗作于开元十四年(726)春,当时李白二十六岁,首次游金陵(今江苏南京),拟赴广陵(今江苏扬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