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行四首

王维 〔唐代〕 王维

【其一】

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

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

【其二】

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阳。

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

【其三】

一身能擘两雕弧,虏骑千重只似无。

偏坐金鞍调白羽,纷纷射杀五单于。

【其四】

汉家君臣欢宴终,高议云台论战功。

天子临轩赐侯印,将军佩出明光宫。

复制 复制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少年行》这四首诗从不同的侧面描写了一群急人之难、豪侠任气的少年英雄,对游侠意气进行了热烈的礼赞,表现出盛唐社会游侠少年踔厉风发的精神面貌、生活道路和成长过程。组诗每一首都各自独立,各尽其妙,又可以合而观之,构成一组结构完整而严密的诗章。这组诗歌表现了王摩诘早年诗歌创作的雄浑劲健的风格和浪漫气息,同时从中也可以看出年轻时王摩诘的政治抱负和理想,显示出强烈的英雄主义色彩。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其一】

【其一】

新丰(1)美酒斗十千(2)咸阳(3)游侠多少年。

新丰美酒一斗价值十千钱,出没五陵的游侠多是少年。

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

相逢时意气投合为君痛饮,骏马就拴在酒楼下垂柳边。

【其二】

【其二】

出身仕汉羽林郎(4),初随骠骑(5)渔阳(6)

才从军便作汉朝的羽林郎,一开始就随将军鏖战渔阳。

孰知不向边庭(7),纵死犹闻侠骨香。

谁知道不能去边关的痛苦,纵然战死还留下侠骨芬芳。

【其三】

【其三】

一身能(8)雕弧(9),虏骑千(10)只似无。

一个人就能拉开两张雕弓,敌骑千重全都不放在眼中。

偏坐金鞍调白羽(11),纷纷射杀五单于(12)

偏坐金鞍上从容调好羽箭,不停地射去敌酋无法逃生。

【其四】

【其四】

汉家君臣欢宴(13)终,高议云台(14)论战功。

朝廷君臣庆功大宴方告终,高高坐在云台上谈论战功。

天子临(15)赐侯印,将军佩出明光宫(16)

天子亲临殿栏赐予列侯印,将军佩着印绶走出明光宫。

注释

(1)新丰:在今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东北,盛产美酒。

(2)斗十千:指美酒名贵,价值万贯。

(3)咸阳:本指战国时秦国的都城咸阳,著名勇士荆轲、秦舞阳都到过此地。汉时曾徙豪侠于咸阳。这里用来代指唐朝都城长安。

(4)羽林郎:汉代禁卫军官名,无定员,掌宿卫侍从,常以六郡世家大族子弟充任。后来一直沿用到隋唐时期。

(5)骠骑:指霍去病,曾任骠骑将军。

(6)渔阳:古幽州,今天津市蓟州区一带,汉时与匈奴经常接战的地方。

(7)苦:一作“死”。

(8)擘:张,分开。一作“臂”。

(9)雕弧:饰有雕画的良弓。

(10)重:一作“群”。

(11)白羽:指箭,尾部饰有白色羽翎。

(12)五单于:原指汉宣帝时匈奴内乱争立的五个首领。汉宣帝时,匈奴内乱,自相残杀,诸王自立分而为五。这里比喻骚扰边境的少数民族诸王。

(13)欢宴:指庆功大宴。

(14)云台:东汉洛阳宫中的座台,明帝时,曾将邓禹等二十八个开国功臣的像画在台上,史称“云台二十八将”。

(15)轩:殿前栏槛。

(16)明光宫:汉宫名,汉武帝太初四年(公元前101年)秋建。

创作背景

《乐府诗集》卷六十六录此四首于《结客少年场行》之后。根据陈铁民《王维年谱》及组诗所反映的少年游戏精神面貌来看,这四首诗是王维早期创作的,应当作于安史之乱发生之前。

拼音版

shàoniánxíngshǒu

xīnfēngměijiǔdǒushíqiānxiányángyóuxiáduōshàonián

xiāngféngwèijūnyǐngāolóuchuíliǔbiān

èr

chūshēnshìhànlínlángchūsuípiàozhànyáng

shúzhīxiàngbiāntíngzòngyóuwénxiáxiāng

sān

shēnnéngliǎngdiāoqiānchóngzhǐ

piānzuòjīnāntiáobáifēnfēnshèshāchán

hànjiājūnchénhuānyànzhōnggāoyúntáilùnzhàngōng

tiānlínxuānhóuyìnjiāngjūnpèichūmíngguānggōng

作者简介

王维

王维(诗佛)

唐朝著名诗人

王维(701—761),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有“诗佛”之称,与孟浩然合称“王孟”。开元进士。累官至给事中。前期写过一些以边塞题材的诗篇,但其作品最主要的则为山水诗,通过田园山水的描绘,宣扬隐士生活和佛教禅理;体物精细,状写传神,有独特成就。兼通音乐,工书画。有《王右丞集》。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