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江探梅》是北宋诗人白麟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前两句写小艇飘摇江中不靠岸,而梅在江对岸可望而不可即,只有几枝梅花的倒影摇曳可爱;后两句写彼岸有位热情知心人不断招手呼唤,并邀诗人来剪取那披着月光、蒙着寒霜的梅花。全诗不仅描绘了一幅月照梅影、露凝花枝的图景,而且还传达了一种采梅不得,却另有发现的欢喜。独出机杼,巧于写意,空灵清新,富有神韵与禅意。
艇子(2)飘摇唤不回,半溪清影漾(3)疏梅。
黄昏中的合江渡口,月色朦胧,一只小船悠悠地在水中飘荡。我引吭呼唤船夫,不见它返航,隔江梅花的疏枝倒映在清澈的江水里,在晚风中轻轻荡漾。
有人隔岸频招手,和(4)月和(4)霜剪取来。
对岸有位热心的人频频向我招手,邀我去那里剪取梅枝,连同它上面沐浴的月光和薄薄的寒霜。
(1)合江:在成都城东南,是锦江与清远江交汇处。
(2)艇子:小船。
(3)漾:水面轻微动荡,此指梅花疏枝的影子在水中微晃。
(4)和:伴随,连带。
《合江探梅》此诗具体创作时间未详。当写于诗人寓居敘州期间,某天月夜,诗人兴致勃发,于合江渡口月下隔江探梅所作。
古人咏梅,佳作无数,梅之凌寒傲雪,卓然绽放,梅之素艳清洁,幽香散淡,梅之冰清玉洁,纤尘不染,梅之疏影横斜,蕴藉风流……凡此种种品性,无不入诗入画,无不被人交相称赞。宋代诗人白麟的咏梅诗《合江探梅》即为佳作典范。
题曰“合江探梅”,表明诗人兴致勃发,钟情梅花,不是一般的游山玩水,搜奇览胜,也不是走马观花,浅尝辄止;而是急切向往,一探究竟,而是心仪已久,先睹为快。一个“探”字,写活了诗人的性情。
黄昏中的合江渡口,月色朦胧,江水悠悠,一只小船在江中漂漂荡荡离去。诗人孤零零地站在渡口,扯破喉咙,呼唤船夫,呼唤声声,就是不见小船回头。一边是小艇飘摇,一边是呼唤声声,一边是自由自在,一边是火烧火燎,两相对比,惹人深思。焦急的诗人要到对岸的原因。诗歌第二句回答了这些疑问,隔江梅花的疏枝倩影倒映在清澈透明的江水里,在晚风中轻轻荡漾。原来诗人是想过江赏梅,据此推断,小艇可能也是情系梅花而忘乎一切。
“飘摇”的不仅仅是小船,还有船上文人沉醉不醒,梅花玉影倒映在江中,摇荡在诗人心里,疏疏朗朗,清清淡淡。月光辉映,江水流动,自成风韵,自铸风采。“半”字言梅影婆娑、遍布江面,可见对岸江畔,梅树无数,蔚为壮观。“清”字言江水清澈碧绿,纤尘不染,亦写梅影清新疏朗,空灵生动。可见月照合江,天地空明。“漾”字一语双关,江水波光粼粼,轻轻荡漾,梅影随风摇动,珊珊可爱。梅影倒映江面,碧水沐浴月华,微风掠过江天,一切显得那么和谐宁静,诗意空灵。诗人向往的、追求的就是这样一个冰清玉洁,清奇孤旷的世界。
诗歌三、四两句轻转笔锋,对面写来,别有一番情韵。对岸有位热心人频频向我招手,邀请诗人去那里剪取梅枝,连同它上面朗朗的月光和薄薄的寒霜。对岸那个人也是一位有心人,心中有梅,情在霜月,他也许是诗人的朋友先期抵达对岸,也许根本就不认识诗人,只是出于对梅的热爱和对同好者的理解,他热心招手,不断招手,巴望诗人快点过去,一同赏梅,一同剪梅。这个时候,月白风清,霜冷气寒,正是赏梅的好时辰。
但诗人却可望而不可即,隔江而不可剪。诗人是没有陆放翁的分身幻化之术的,没办法,只能眼睁睁地苦苦守望。古老的《诗经》中《蒹葭》篇云:“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月光洒满大地,寒霜弥漫天空,梅影荡漾江面,惆怅萦绕诗人心怀。诗人想到,若能过江,若能近梅,观其影,闻其香,剪其枝,和月带霜,带回家中就好。可惜,这只是一个妄想,但是,却深深地陶醉了诗人,吸引了读者们。朗月照疏梅,寒霜凝露华,清美的意境,空灵的世界。读者的心和诗人一样沉浸在梅影婆娑的江畔,沉浸在霜月茫茫的夜晚。
宋人咏诗,绘景抒情,状物写意之外,往往喜欢言理明志。这首《合江探梅》,不仅描绘了一幅月照梅影、露凝花枝的图景,而且还传达了一种采梅不得,却另有发现的欢喜,现实中对于可遇而不可求的东西,人们只要怀着一种旷达的心境去品味,就能获得心灵上的慰藉,精神上的满足。正如赏荷,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诗人没有采到梅花,但他心中对梅的清奇疏影、绰约风姿和迷人神韵早已充分领略。
梅影在招唤诗心,月华在摄取美丽。一条江流动碧绿江水,也流动绵绵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