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夫山

陈造 〔宋代〕 陈造

亭亭碧山椒,依约凝黛立。

何年荡子妇,登此望行役。

君行断音信,妾恨无终极。

坚诚不磨灭,化作山上石。

烟悲复云惨,仿佛见精魄。

野花徒自好,江月为谁白?

亦知江南与江北,红楼无处无倾国。

妾身为石良不惜,君心为石那可得?

复制 复制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望夫山》是南宋诗人陈造创作的一首古乐府诗,此诗深刻地揭示古代女子的不幸:她苦苦地等啊等,望穿秋水,化成了石头;而她所等的人呢,却被其他女子勾住了魂,变了心,根本忘记了家中的妻子。通过这样强烈的对比,女子的等待、化石就成了社会不合理现象的缩影,她本人就成为封建制度的牺牲品了。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亭亭(1)山椒(2)依约(3)凝黛(4)立。

瘦削的望夫石矗立在青山上,隐约可以看出,她皱着眉头,满怀伤情。

何年荡子(5)妇,登此望行役(6)

我不禁要问:是哪一朝代的女子,丈夫出外,她登上这山,盼望着丈夫回归的身影?

君行断音信(7),妾恨无终极。

石头说:“丈夫出外多年,杳无音信,我心中的怨苦,无穷无尽。

坚诚不磨灭,化作山上石。

我的心啊,永远不会改变,化成了石头,屹立在山顶。

烟悲复云惨,仿佛见精魄(8)

烟云缭绕着她,一片悲惨凄清。我仿佛见到她的精魄,在山头上现形。

野花徒自好,江月为谁白?

我似乎听见她在感叹:“盛开的野花有谁来欣赏,江上的明月使谁动情?

亦知江南与江北,红楼(9)无处无倾国(10)

我知道这江北江南,红楼处处,美女倾国倾城。

妾身为石(11)不惜,君心为石那可得?

我化成了石头没有什么后悔,可丈夫啊,你的心可能够像石头一样,不改忠贞?”

注释

(1)亭亭:耸立。

(2)山椒:山顶。

(3)依约:隐约。

(4)凝黛:凝眉。

(5)荡子:外出不归的男子。

(6)行役:出门在外。这里指外出的男子。

(7)音信:音讯;信息。

(8)精魄:指化石女子的阴灵。

(9)红楼:泛指华丽的楼房,多指富贵女子所居。

(10)倾国:形容女子极其美丽。

(11)良:实在。

创作背景

在中国辽阔的土地上,同名的山很多,最频繁出现的,要算“望夫”这个悲剧性的名字。湖北武昌有望夫山,安徽当涂、辽宁兴城、江西德安、浙江萧山、广东清远都有望夫山或望夫石,陈造这首诗写的不知是何处。各地的望夫山都伴随着这样的故事:丈夫出外,妻子想念丈夫,登山眺望,伤心哀绝,化成石头。因此,富有同情心的人们便给山起名“望夫”,并通过吟咏寄托对她的哀婉感叹。陈造《望夫山》这首咏望夫山的诗,就依这样的传说内容展开。

拼音版

wàngshān

tíngtíngshānjiāoyuēníngdài

niándàngzidēngwàngxíng

jūnxíngduànyīnxìnqièhènzhōng

jiānchéngmièhuàzuòshānshàngshí

yānbēiyúncǎnfǎng仿jiànjīng

huāhǎojiāngyuèwèishuíbái

zhījiāngnánjiāngběihónglóuchùqīngguó

qièshēnwèishíliángjūnxīnwèishí

作者简介

陈造

陈造

南宋官员

陈造(1133—1203),字唐卿,号江湖长翁,高邮(今属江苏)人。淳熙二年(1175)进士,曾任繁昌尉、定海知县,官至淮南西路安抚司参议。其诗内容充实,风格质朴,深得陆游、范成大的赏识。有《江湖长翁集》。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