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

郑谷 〔唐代〕 郑谷

暖戏烟芜锦翼齐,品流应得近山鸡。

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

游子乍闻征袖湿,佳人才唱翠眉低。

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深日向西。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鹧鸪》是唐代诗人郑谷创作的一首咏物诗,此诗描绘了鹧鸪的外形和声音,表达游子的凄苦和强烈思归之情。诗人紧紧把握住人和鹧鸪在感情上的联系,咏鹧鸪而重在传神韵,使人和鹧鸪融为一体,构思精妙缜密,深得读者好评,作者也因此诗而时誉远播,人称“郑鹧鸪”。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1)烟芜(2)锦翼齐(3)品流(4)应得近山鸡。

温暖时节鹧鸪在平野嬉戏彩翼同齐,看它们的行动举止,类别与平日活泼的山鸡相像。

雨昏(5)青草湖(6)边过,花落黄陵庙(7)里啼。

黄昏时烟雨中从青草应边迅疾飞过,落花时节躲在凄冷的黄陵庙里哭啼。

游子(8)乍闻(9)征袖(10)湿,佳人才唱翠眉(11)低。

身在异乡的客人刚一听到鸣叫禁不住泪湿衣袖,佳人刚一唱起充满相思情意的《山鹧鸪》,青黑色的眉毛就黯然低垂。

相呼相应湘江阔(12)苦竹(13)丛深日向(14)西。

宽阔的湘江上鹧鸪叫声此起彼伏,相互相应,它们栖息在苦竹深处红日已经偏西。

注释

(1)戏:嬉戏。

(2)烟芜:烟雾弥漫的荒地。

(3)锦翼齐:彩色的羽毛整齐。

(4)品流:等级,类别。

(5)雨昏:下雨天空阴沉。

(6)青草湖:又名巴丘湖,在洞庭湖东南。

(7)黄陵庙:祭祀娥皇、女英的庙。传说帝舜南巡,死于苍梧。二妃从征,溺于湘江,后人遂立祠于水侧,是为黄陵庙。

(8)游子:离家在外或久居外乡的人。

(9)乍闻:刚听到。

(10)征袖:指游子的衣袖。征:远行。

(11)翠眉:古时女子用螺黛(一种青黑色矿物颜料)画的眉。

(12)湘江阔:宽阔的湘江。湘江:长江支流,在今湖南省。

(13)苦竹:竹的一种,笋味苦。

(14)日向:一作“春日”。

创作背景

鹧鸪产于中国南部,形似雌雉,体大如鸠、其鸣为“钩辀格磔”,俗以为极似“行不得也哥哥”,故古人常借其声以抒写逐客流人之情。《鹧鸪》此诗当是作者落第南归时所作,情绪低沉。

拼音版

zhè

nuǎnyānjǐnpǐnliúyīngjìnshān

hūnqīngcǎobiānguòhuāluòhuánglíngmiào

yóuzhàwénzhēngxiùshī湿jiāréncáichàngcuìméi

xiāngxiāngyìngxiāngjiāngkuòzhúcóngshēnxiàng西

作者简介

郑谷

郑谷

唐末著名诗人

郑谷(851—910),字守愚,袁州宜春(今江西宜春)人。唐僖宗光启进士,官都官郎中,人称郑都官。又以《鹧鸪诗》得名,人称郑鹧鸪。其诗多写景咏物之作,表现士大夫的闲情逸致。风格清新通俗,但流于浅率。曾与许裳、张乔等唱和往还,号“芳林十哲”。原有集已散佚,存《云台编》。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