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英台近·倚危栏

褚生 〔宋代〕 褚生

倚危栏,斜日暮,蓦蓦甚情绪?稚柳娇黄,全未禁风雨。春江万里云涛,扁舟飞渡,那更听,塞鸿无数。

叹离阻!有恨流落天涯,谁念泣孤旅?满目风尘,冉冉如飞雾。是何人惹愁来?那人问处?怎知道愁来不去!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文学赏析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祝英台近·倚危栏》是南宋德祐时太学生褚生所作的一首词,该词上片描写词人对战争的厌恶以及对穷苦人民的同情,下片结合自己的身世,反映了战争给人民造成的灾难,表现了对卖国投降派的深恶痛绝。全词形象地反映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苦难,也表达了词人内心对战争的厌恶。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全文

危栏(2),斜日暮,蓦蓦(3)甚情绪?稚柳娇黄(4),全未禁风雨。春江万里云涛,扁舟飞渡(5)那更听(6)塞鸿无数(7)

倚靠着高栏,太阳已经下山,心情不安、恍惚不定。幼君和太后都未曾经历过风雨。春江万里云涛,元军打过江、淮,况且又听到百姓逃亡。

叹离阻!有恨流落天涯,谁念泣孤旅?满目风尘(8)冉冉(9)如飞雾。是何人(10)惹愁来?那人问处?怎知道愁来不去!

哎,分离啊。只恨那流落天涯,谁又会挂念孤独的旅途呢?满眼望去皆是风尘,入飞舞一样慢慢流动。又是谁惹来了烦恼?那人又去了哪里呢,又怎么知道愁来了就不会离开呢?

注释

(1)祝英台近:词牌名,又名《祝英台令》《月底修箫谱》。此体双调七十七字,上片九句五仄韵,下片八句五仄韵。

(2)危栏:高栏。

(3)蓦蓦:心情不安、恍惚不定的样子。

(4)稚柳娇黄:据《重刊湖海新闻夷坚续志·后集》注:“稚柳”指幼君,即直岁的宋恭帝。“娇黄”指太后,即这时正临朝主政的谢道清。

(5)扁舟飞渡:指元军打过江、淮。飞渡:指渡过长江。

(6)那更听:况且又听到。

(7)塞鸿无数:指南宋百姓逃亡,流离失所。

(8)满目风尘:比喻到处都是战乱的景象。

(9)冉冉:慢慢流动的样子。

(10)何人:指误国的权臣贾似道。贾似道先是隐匿军情不报,后又督师鲁港失败,给国家带来败亡的灾难。

(11)那人何处:指贾似道失败后被免职,贬谪循州(今广东惠阳)。

创作背景

德祐是南宋恭帝赵爨的年号,恭帝在甲戌年(1274)七月继位,次年(1275)改成淳为德韦占,到丙子年五月端宗赵罡立,改元景炎,德祜年号使用的实际时间是一年多。由此可知《祝英台近·倚危栏》这首词是写于乙亥年春,是为了抒发江山飘摇之慨、身世流落之叹而写下的一首词。

文学赏析

词的上片可以分为三层。第一层“倚危栏,斜日暮,蓦蓦甚情绪”。点明词人所处的具体环境和心绪。他无依无助地靠在高高的栏杆边,凝视着劳累无力的夕阳一点点无可奈何地西沉,神情恍惚,思绪异常纷乱。一个“甚”字既是有疑而问,自己也说不清自己的情绪是什么样的;又是愤激的反问,这是一种怎样糟糕的情绪。这是总写,为下面的分述张目。

第二层,是对南宋国势的无奈。“稚柳娇黄,全未禁风雨”。是实写,更是影射。稚嫩的弱柳,发黄的花草,根本无法抵御强劲风雨的袭击。从当时的国政来看,作为一国之君的恭帝赵㬎,只不过是个乳臭未干,一无所知的五岁幼童,而临朝执政的是被尊为太皇太后的谢道清,已是一个老态龙钟已近八甸的妇人。江山万里交给这样的“稚柳娇黄”,却抵挡不住元兵的猛烈进攻。

第三层是对侵略战争的万分忧虑和对人民的同情。“春江万里云涛,扁舟飞渡,那更听,塞鸿无数。”“春”进一步点明时间,“江”指长江。万里云涛,扁舟飞渡,指元军攻势极大,行动神速。早在六十年代,由于不堪忍受贾似道的打击,泸州守将刘整降元后,忽必烈采纳刘整献计,就定下了先取襄阳,再由汉水入长江,沿江东下,直取临安的灭宋策略。今天果然万里军帆,如云如涛,冲向临安。而战乱之中,流民四散逃亡。其中大部分南逃,希望寻求庇护。词人目睹流民遍野,真是惨不忍睹。上片三层,从南宋统治者、元军、难民三个方面,表现了词人在江山易帜之际深切的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词的下片结合自己的身世,反映了战争给人民造成的灾难,表现了对卖国投降派的深恶痛绝。

“叹离阻!有恨流落天涯,谁念泣孤旅?”由于战乱,词人宁静的太学生生活也被打破,不得不混在难民的队伍中东撞西奔,离别了校园,离别了家园,流落到天涯海角。“阻”是阻隔,消息不通,战争的进程不知底细,家人亲朋也杳无音讯,独自一人,在孤馆中暗自落泪。“谁念”是反问,表现了词人对侵略战争的强烈义愤,更表现了对南宋国势微弱挡不住元军铁骑的慨叹之情。这是第一层。

第二层是对战争气氛的迸一步渲染。征尘纷纷,满目皆是,就像云雾一样四处飘散。这是一个承上启下的句子,承上接写到处战云弥漫,自己的流浪生活何时才能结束,启下追寻失败的原因,又是谁招惹了这场无尽的灾难。

生活与文学,直露与含蓄,判断与隐讳之间的相对与相趋,迫使词人在表现特定社会生活和思想感情的时候,运用了象征手法。斜日与国势,稚柳与幼帝,娇黄与太皇太后、风雨与侵略、云涛与敌情、塞鸿与流民、风尘与战云、惹愁与招致兵祸之间,都存在明显的对应象征关系。这就使词的抒情方式在明朗中有了曲折,在暗示中有了提醒,从而提高了政治抒情作品的艺术品位。

作者简介

褚生

褚生

南宋词人

褚生(生卒年不详),南宋宋恭帝德祐时太学生,词人。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