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雁儿·藤床纸帐朝眠起

李清照 〔宋代〕 李清照

世人作梅词,下笔便俗。予试作一篇,乃知前言不妄耳。

藤床纸帐朝眠起,说不尽无佳思。沉香断续玉炉寒,伴我情怀如水。笛声三弄,梅心惊破,多少春情意。

小风疏雨萧萧地,又催下千行泪。吹箫人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孤雁儿·藤床纸帐朝眠起》是李清照晚年时期的作品,因为此词有序言,也被后人称为《孤雁儿·并序》。这首词写于李清照丈夫赵明诚去世之后。全词以“梅”为线索:相思之情,被梅笛挑起,被梅心惊动;又因折梅无人共赏,无人堪寄而陷入无可排释的绵绵长恨之中。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世人作梅词,下笔便俗。予试作一篇,乃知前言不妄耳。

藤床(2)纸帐(3)朝眠起,说不尽无佳思(4)沉香(5)断续玉炉(6)寒,伴我情怀如水。笛声三弄(7)梅心惊破(8),多少春情意(9)

初春的早晨在藤床纸帐这样清雅的环境中醒来,却有一种说不尽的伤感与思念。此时室内唯有时断时续的香烟以及香烟灭了的玉炉相伴,我的情绪如水一样凄凉孤寂。《梅花三弄》的笛曲吹开了枝头的梅花,春天虽然来临了,却引起了我无限的幽恨。

小风疏雨萧萧地(10),又催下千行泪。吹箫人去(11)玉楼空,肠断(12)与谁同倚。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13)

门外细雨潇潇下个不停,门内伊人枯坐,泪下千行。明诚既逝,人去楼空,纵有梅花好景,又有谁与自己倚阑同赏呢 ?今天折下梅花,找遍人间天上,四处茫茫,没有一人可供寄赠。

注释

(1)孤雁儿:《孤雁儿》原名《御街行》。《古今词话》无名氏《御街行》词有“听孤雁声嘹唳”句,故更名《孤雁儿》。

(2)藤床:藤条编织的床。

(3)纸帐:茧纸做的帐子。

(4)佳思:好心情。

(5)沉香:薰香的一种。

(6)玉炉:玉制的香炉或是香炉的代称。

(7)三弄:即“梅花三弄”,古代笛由名,或称“梅花引”。

(8)梅心惊破:指梅花闻笛而心伤。

(9)春情意:喻指当年夫妻情深。

(10)萧萧地:淅淅沥沥。地,语助词。

(11)吹箫人去:此言其夫赵明诚之去世。

(12)肠断:这里形容因丧夫而悲伤之极。

(13)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化用陆凯《赠范晔》诗意。折梅相送,丈夫故去,所以说没人堪寄。

创作背景

侯健、吕智敏认为这是一首悼亡之作,约写于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赵明诚逝世后。作者把梅作为寄托着力描写了丈夫去世后自己清冷孤寂生活和凄凉悲绝的心情。

拼音版

yànér··téngchuángzhǐzhàngzhāomián

téngchuángzhǐzhàngzhāomiánshuōjìnjiāchénxiāngduànhánbànqínghuái怀shuǐshēngsānnòngméixīnjīngduōshǎochūnqíng

xiǎofēngshūxiāoxiāoyòucuīxiàqiānhánglèichuīxiāorénlóukōngchángduànshuítóngzhīzhérénjiāntiānshàngméirénkān

作者简介

李清照

李清照

宋代女词人,千古第一才女

李清照(1084—1151),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属山东)人。早期生活优裕,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流寓南方,明诚病死,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情致,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诗文之法作词。并能作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人有《李清照集校注》。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