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邳州道中》是清代程恩泽创作的七言律诗,此诗首联说重过邳州所见景象;颔联用以人喻景的手法续写途中所见之景;颈联抒发感慨;尾联则发出了失意的喟叹。诗作感情真挚,写法独特,新人耳目。
十六年来此重过,石梁(1)全圮(2)水增波(3)。
十六年以后我再次在这里经过,目睹的是石桥倒塌、水卷巨波。
树如客鬓(4)凋疏(5)早,路似人心坎廪(6)多。
凋零的树木像客人稀疏的鬓发,道路如人心一样坎坎坷坷。
但(7)使耕桑(8)欢畎亩(9),不劳词赋动关河(10)。
我只想安居家乡快活务农,又何苦要写诗作赋四处奔波。
行踪(11)已踏天涯(12)半,岂料(13)羸骖(14)困碾窝(15)。
我的行迹遍布了大半个中国,哪想到仍像一头瘦弱牲口般困守在碾房。
(1)石梁:石桥,这里指圮桥。
(2)圮:倒塌。
(3)水增波:即水波增。水波:水的波浪,这里指水。
(4)客鬓:旅人的鬓发。
(5)凋疏:零落稀疏。
(6)坎廪:也作“坎壈”,坎坷不平。
(7)但:只,只要。
(8)耕桑:耕田与养蚕,亦泛指从事农业生产。
(9)畎亩:田地,田野。引申指民间。
(10)关河:关山河阻,比喻艰难的旅途。
(11)行踪:行动的踪迹。
(12)天涯:犹天边,指极远的地方。
(13)岂料:怎能料到。
(14)羸骖:瘦弱的马。
(15)碾窝:即碾房,碾谷磨面的屋子或作坊。
《邳州道中》此诗为诗人晚年所作,大约写于道光十二年(1832年),诗人再次经过江苏邳县途中所见的萧条衰败景象,引发了对仕途奔波的厌倦,并为晚年无所作为而发出慨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