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急景流年真一箭

王国维 〔近代〕 王国维

急景流年真一箭。残雪声中,省识东风面。风里垂杨千万线,昨宵染就鹅黄浅。

又是廉纤春雨暗。倚遍危楼,高处人难见。已恨平芜随雁远,暝烟更界平芜断。

复制 复制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文学赏析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蝶恋花·急景流年真一箭》是王国维于1905年写的一首词,被整理收录在王国维的词稿《人间词》甲稿之中。

这是一首典型的春怨词,结合这首词写的时候,王国维正在外地,他思念妻子家人,所以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春怨词。在上阕中王国维写冬去春来的场景,看似春意盎然,其中蕴育着伤春。在下阕中王国维写细雨中佳人独倚危楼,远眺良人,不见良人归来,炊烟又起,突出了思妇的孤寂。虽然这是一首春怨词,但有别以往春怨词以怨为主,这首词却以愁为主。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全文

急景流年(1)真一箭。残雪(2)声中,省识(3)东风面。风里垂杨(4)千万线,昨宵染就鹅黄(5)浅。

时光过的真快,这一年就像箭射过去一样,即将过去。在冬日的雪带着水滴落声中,仿佛看见了春天正在走来。在春风中杨柳枝条不停舞动,仿佛一夜间柳枝就长满了嫩芽。

又是廉纤(6)春雨暗。倚遍危楼(7),高处人难见。已恨平芜(8)随雁远,暝烟(9)更界平芜(8)断。

又是一个细雨的黄昏,登上高楼也看不见远处的人啊。可恨的原野一望无垠,只有那远方的大雁还在北往。傍晚的炊烟又起,隔断了远眺家人的视线,又是一天即将过去。

注释

(1)急景流年:形容光阴速逝。晏殊《蝶恋花》词:“急景流年都一瞬。往事前欢,未免萦方寸。”

(2)残雪:尚未化尽的雪。

(3)省识:犹认识。

(4)垂杨:垂柳。

(5)染就鹅黄:染就:染成。鹅黄:淡黄。

(6)廉纤:细小,形容微雨。

(7)危楼:高楼。

(8)平芜:草木丛生的平旷原野。

(9)暝烟:傍晚的烟霭。

创作背景

这首词作于1905年,当时王国维在外地教书,冬去春来,让他想起了自己远在南方的家人,于是以思妇的口吻写下了这首春怨词。

文学赏析

这实际上是一首思妇之词,但在景色描写之中,流露出一种对高远开阔之境的向往以及这种向往被现实遮断的悲哀。

“急景流年真一箭”是套用晏殊的“急景流年都一瞬”,只不过晏殊那首词透着一种旷达,而王国维这首词透着一种执着。此处的“残雪声中”可以是积雪融化之声,但也可以想像成夹杂着小雨的雪落下的声音。“省识东风面”是套用杜甫的“画图省识春风面”。杜甫指的是美人的容颜,而这里指的是春天的容颜。“风里垂杨千万线”写东风使杨柳垂枝变得柔软婀娜。“昨宵染就鹅黄浅”,写一夜柳枝就出现了黄色的新芽。这种季节交替是自然规律,可是春天对楼中思妇来说,意味更加深远。

“又是廉纤春雨暗,倚遍危楼,高处人难见”,冬天是门窗闭锁,春天虽然可以把门窗打开,但春天又有春雨的阻隔。朦胧的春雨把眼前一切都遮蔽了,纵然打开门窗,纵然登上高楼,还是无法纵目远望。“倚遍危楼,高处人难见”的“人”,既泛指视线中所能看见的人,又暗指思妇心中所思念的人。“又是”说明不止一年如此,而“危楼”和“高处”则突出了寂寞和孤独。

“已恨年华留不住,暝烟更界平芜断”是王国维惯用的句式。那遥远的地方总存着思妇的希望,可是现在天已黄昏,傍晚的烟霭已经知起,渐渐遮住了思妇的视线,远处的原野也逐渐看不清了。

王国维长年在外执教,所以他的闺怨词也不少,这首词一别前人之闺怨诗词,写得哀而不怨,算得上要王国维的代表之作了。

作者简介

王国维

王国维

近代著名学者、文艺批评家

王国维(1877—1927),字静安,号观堂,浙江省海宁州(今浙江省嘉兴市海宁)人。早年留学日本,后执教清华研究院国学门,为“四大导师”之一。1927年6月,自沉于颐和园昆明湖。精甲骨文研究,创立出土材料与文献相参证的“二重证见法”以治史。有《人间词话》、《宋元戏曲考》、《观堂集林》等学术专著行世。其少作《人间词话》标出“境界”以为词中胜境。其个人创作亦以此为指归,有《人间词》甲乙稿。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