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华如水,波纹似练,几簇淡烟衰柳。塞鸿一夜尽南飞,谁与问倚楼人瘦。
韵拈风絮,录成金石,不是舞裙歌袖。从前负尽扫眉才,又担阁镜囊重绣。
《踏莎行·月华如水》是清代诗人纳兰性德的一首词,上片前二句写月下之景,烘托出怀思念远的氛围。下片写追怀所思之人,并追悔对往日美好时光的辜负,其不胜痛惜之情溢于言外。通篇前景后情,低回深婉。
月华如水,波纹似练,几簇淡烟衰柳。塞鸿(2)一夜尽南飞,谁与问倚楼人瘦(3)。
月光如水,波纹如练,烟霭淡淡,残柳几株。仿佛就在一夜之间,大雁已尽数南飞。那倚楼远眺的女子,你为何如此憔悴?
韵拈风絮,录成金石,不是舞裙歌袖。从前负尽扫眉才(4),又担阁(5)镜囊(6)重绣。
你并非寻常歌女舞姬,你怀有高绝的文才,与谢道韫和李清照可以比肩。从前你因才华横溢而享尽盛名,风光无限。如今的你,却风华不再,一天之内,多次打开梳妆镜,屡屡描眉。
(1)踏莎行:词牌名。又名《柳长春》《喜朝天》等。双调五十八字,仄韵。
(2)塞鸿:即塞雁。有唐王仙客苍头塞鸿传情的故事,因常以“塞鸿”指代信使。
(3)倚楼人瘦:谓倚靠在楼窗(或楼栏干)的人,为相思而变得清瘦。
(4)扫眉才:指有才能的女子。语见唐胡曾《赠薛涛》:“扫眉才子知多少,管领春风总不如。”
(5)担阁:耽搁.耽误。
(6)镜囊:盛镜子和其他梳妆用品的袋子。
赵秀亭、冯统一《饮水词笺校》载:“词言及‘风絮’、‘金石’、‘扫眉’诸语,疑为沈宛作,性德妻妾中,唯沈氏堪称才女。宛于康熙二十三年秋九月随顾贞观北上入都,性德方迫于随扈南巡,至十一月底方归。词末句‘担阁镜囊’语,拟想沈氏在京等候情形。《踏莎行·月华如水》应作于此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