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三十章)

老子 〔先秦〕 老子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善者果而已,不敢以取强。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复制 复制
目录
作品原文 译文注释文学赏析 作者简介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全文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1)。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2)善者果(3)而已,不敢(4)取强(5)。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物壮(6)则老,是谓不道(7)不道(7)早已(8)

依照「道」的原则辅佐君主的人,不以兵力逞强于天下。穷兵黩武这种事必然会得到报应。军队所到的地方,荆棘横生,大战之后,一定会出现荒年。善于用兵的人,只要达到用兵的目的也就可以了,并不以兵力强大而逞强好鬥。达到目的了却不自夸,达到目的了也不去夸耀骄傲,达到目的了也不要自以为是,达到目的却出于不得已,达到目的却不逞强。事物过去强大就会走向衰朽,这就说明它不符合于「道」,不符合于「道」的,就会很快死亡。

注释

(1)其事好还:用兵这件事一定能得到还报。还:还报、报应。

(2)凶年:荒年、灾年。

(3)善者果:果,成功之意。指达到获胜的目的。

(4)不敢:帛书本为“毋以取强”。

(5)取强:逞强、好胜。

(6)物壮:强壮、强硬。

(7)不道:不合乎于“道”。

(8)早已:早死、很快完结。

文学赏析

在《道德经》的这一章和下一章里老子都讲到用兵问题。但必须重申,《道德经》主要是一部哲学著作而不是兵书,他论兵是从哲学的角度,而不是军事学的角度。讲到许多哲学问题时,也涉及到军事,因为哲学与军事虽非属于同一学科,但有许多内在相通之处。他着重讲战乱给人们带来的严重后果,这是从反对战争这一角度出发的。因为战争是人类最残酷最愚昧的行为。本章中所讲「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就是讲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灾难。

唐代王真《道德真经论兵要义述》说,「五千之言」,八十一章,「未尝有一章不属意于兵也」。明未王夫之也认为《道德经》可为「言兵者师之」。近人章太炎说,《道德经》一书概括了古代兵书的要旨。他指出,「老聃为柱下史,多识故事,约《金版》、《六韬》之旨,著五千言,以为后世阴谋者法。」(《訄书·儒道》)当代学者张松如认为,八十一章中直接谈兵的,本章、下章及六十九章,共三章而已。讲哲理偶以兵事取喻者不及十章。所以《道德经》不是兵书,例如从军事学角度讲,它无论如何也不能与《孙子兵法》相提并论。在春秋战国时代,战争是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内容,哲学家、思想家们对这些社会实际问题并不会熟视无睹。他们从这些战争的过程中,观察到某些带有哲理性的问题,并上升到哲学高度加以分析研究,寻找到包括战争在内的一般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如「物壮则老」等,这无疑具有普遍的启示价值。

作者简介

老子

老子

道家学派创始人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伯阳,或曰谥伯阳。春秋末期人,生卒年不详,大约出生于公元前571年春秋晚期陈(后入楚)国苦县(古县名)。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