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远水接天浮

王越 〔明代〕 王越

远水接天浮,渺渺扁舟。去时花雨送春愁。今日归来黄叶闹,又是深秋。

聚散两悠悠,白了人头。片帆飞影下中流。 载得古今多少恨,都付沙鸥。

复制 复制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浪淘沙·远水接天浮》是明代词人王越创作的一首词。词的上片以作者离开时是阳春佳景,回来变成黄叶深秋的对比,感叹时光之飞逝,好景之不长;下片以聚散无凭、人生易老承转,继而以眼前片帆驶去为喻,状写今古人生绵绵无尽之大恨。这首词以大景开篇,以小景结尾,情景交融。离愁别恨,生死沉浮,贯穿于行间字里。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远水接天浮,渺渺扁舟(1)。去时花雨送春愁。今日归来黄叶闹,又是深秋。

远去的流水同青空一起飘浮,带走了飘飘渺渺的一叶小舟。去时候正是春花伴雨送着春愁。今天归来黄叶漂落,又是深秋时候。

聚散两悠悠(2),白了人头。片帆飞影下中流。 载得古今多少恨(3)都付沙鸥(4)

相聚相别情悠悠思悠悠,顷刻间人已老白了头。一片船帆飞影掠过,驰向江中流。船儿能载得古今多少恨与愁?只不过都交付给了飞翔在江水上空的沙鸥。

注释

(1)扁舟:小船。

(2)聚散两悠悠:相会与相别都如悠悠岁月匆匆而去。欧阳修《浪淘沙》词:“聚散苦匆匆,此恨无穷。”此处引申此意。

(3)载得古今多少恨:李清照《武陵春》词:“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此处翻新此意,将愁改动为“今古多少恨”。恨,离愁别恨。

(4)都付沙鸥:杜甫《旅夜书怀》:“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此句化用杜甫诗意。沙鸥,水鸟名,栖息沙洲,经常飞翔于江海之上。

创作背景

《浪淘沙·远水接天浮》此词具体的创作时间已不可考。作者暂别了颠沛流离的宦游,乘船平安归来,见到晚秋江景,触景生情,创作了此词。

拼音版

làngtáoshā··yuǎnshuǐjiētiān

yuǎnshuǐjiētiānmiǎomiǎobiǎnzhōushíhuāsòngchūnchóujīnguīláihuángnàoyòushìshēnqiū

sànliǎngyōuyōubáileréntóupiànfānfēiyǐngxiàzhōngliú zàijīnduōshǎohèndōushāōu

作者简介

王越

王越

明代中期名将、诗人

王越(1423—1498),字世昌,明代浚县(今河南浚县)人。景泰进士,授御史。天顺七年(1463)擢右副都御史。成化五年(1469)进右都御史。成化十一年(1475)进兵部尚书,曾被谪居安陆;孝宗即位,赦还。弘治七年(1494)诏起原官。不久中宫李广得罪,以广党被劾,弘治十一年(1498)忧死。谥襄敏。著有《王襄敏集》。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