骢马金络头,锦带佩吴钩。
失意杯酒间,白刃起相雠。
追兵一旦至,负剑远行游。
去乡三十载,复得还旧丘。
升高临四关,表里望皇州。
九衢平若水,双阙似云浮。
扶宫罗将相,夹道列王侯。
日中市朝满,车马若川流。
击钟陈鼎食,方驾自相求。
今我独何为,坎壈怀百忧?
《代结客少年场行》是由南朝宋鲍照创作的一首乐府诗,全诗大致可分为三个层次:前六句为第一层,写一个尚武任侠的少年,因持刀格斗被朝廷追捕而逃到他乡,表现了主人公年少时的血气之勇和热衷于骑射饮宴的侠义豪情;中间十二句为第二层,写这少年三十年后回到京城,对当时王侯将相的奢侈腐化极为不满。京城中王侯将相奢侈豪华的生活和互相攀附的作风,在这个层次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诗人在宣泄了对京城中权贵炙手可热的不满后,联想到自己坎坷不遇的命运,于是,内容很自然地过渡到第三层,刻画出诗人悲怆难抑的情态。愁苦愤世的身世之感,是对门阀制度的有力控诉,因而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这首整齐的五言诗,感于哀乐,缘事而发,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全诗运用叙述、描写、抒情等手法,“发唱惊挺,操调险急,雕藻淫艳,倾炫心魂。”成了鲍照诗歌中别具风神的一个篇章。
骢马(1)金络头(2),锦带佩吴钩(3)。
青色大马金笼头,腰间锦带挂吴钩。
失意(4)杯酒间,白刃起相雠(5)。
杯酒之间不如意,拔刀而起相格斗。
追兵(6)一旦至,负剑远行游。
一旦追兵来逮捕,背剑远走天下游。
去(7)乡三十载,复得还旧丘(8)。
一去故里三十年,最后回到家门口。
升高(9)临(10)四关(11),表里(12)望皇州(13)。
登高远望四座关,京城里外眼底收。
九衢(14)平若水,双阙(15)似云浮。
交通大道平若水,宫阚高耸似云浮。
扶宫(16)罗(17)将相,夹道列王侯。
皇宫左右住将相,大道两旁住王侯。
日中(18)市朝满(19),车马若川流。
日中为市人拥挤,车马奔驰似水流。
击钟(20)陈鼎(21)食,方驾(22)自相求(23)。
钟鸣鼎食权贵家,并驾齐驱忙奔走。
今我独何为,坎壈(24)怀百忧?
今我孤独独为何?坎坷一生怀百忧。
(1)骢马:青白杂毛的马。
(2)络头:马羁,笼头。
(3)吴钩:吴地所产的一种宝刀,似剑而曲。
(4)失意:不遂心。
(5)相雠:互相结为仇敌。雠(chóu),同“仇”。
(6)追兵:追捕少年的官兵。
(7)去:离开。
(8)旧丘:老家。丘,古时田里的划分单位,“四井为邑,四邑为丘”。
(9)升高:登高。
(10)临:从高处往下看。
(11)四关:四个关口。据说洛阳有四关,东为成皋,南伊阙,北孟津,西函谷。
(12)表里:内外。
(13)皇州:京城。
(14)九衢:又作“九涂”。指京城内的交通要道。衢,道路。古时京城制度,纵横大道皆九条,所以称九衢。
(15)双阙:宫门外的两个楼观。古时在宫门外建二台,上面修成楼观,中留空阙作为过道,所以叫作阙。双阙在这里是指宫殿。
(16)扶宫:夹宫。扶,沿、循。
(17)罗:罗列。
(18)日中:中午。
(19)市朝满:市中聚满了人群,以喻京城中追求利禄的人很多。
(20)钟:古时的一种打击乐器。
(21)鼎:古时烹煮用的器物,一种金属制成的三足两耳的锅。
(22)方驾:并车而行。
(23)自相求:互相追求。
(24)坎壈:同“坎廪”,穷困不遇的样子。
《结客少年场行》是写游侠题材的乐府旧题,本自曹植《结客篇》:“结客少年场,报怨洛北芒。”鲍照这首拟作同样是对任侠行为和心态的歌颂,寄寓了强烈的身世之感和不满现实的愤慨之情。从诗中时间跨度之大和内容的深沉来看,可推断为鲍照的晚期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