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乌歌

乐雷发 〔宋代〕 乐雷发

莫读书!莫读书!惠施五车今何如?请君为我焚却《离骚赋》,我亦为君劈碎《太极图》,朅来相就饮斗酒,听我仰天歌乌乌。

深衣大带讲唐虞,不如长缨系单于;吮毫搦管赋子虚,不如快鞭跃的卢。

君不见前年敌兵破巴渝,今年敌兵屠成都,风尘澒洞兮虎豹塞途,杀人如麻兮流血成湖。眉山书院嘶哨马,浣花草堂巢妖狐。何人笞中行?何人缚可汗?何人丸泥封函谷?何人三箭定天山?

大冠若箕兮高剑拄颐,朝谈回轲兮夕讲濂伊。绶若若兮印累累,九州博大兮君今何之?有金须碎作仆姑,有铁须铸作蒺藜。我当赠君以湛卢青萍之剑,君当报我以太乙白鹊之旗。万里横行取金印,何用区区章句为?死诸葛兮能走仲达,非孔子兮孰却莱夷?

噫!歌乌乌兮使我不怡,莫读书,成书痴!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乌乌歌》是宋末元初诗人乐雷发创作的一首古体诗,诗中写出了作者励志发愤、弃笔从戎、誓以救国的雄心壮志,并赞赏道学家得像孔子那样智勇双全,文学家得像诸葛亮那样谋略深远。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莫读书!莫读书!惠施(3)五车(2)今何如?请君为我焚却《离骚赋(4)》,我亦为君劈碎《太极图(5)》,朅来(6)相就饮斗酒,听我仰天(7)乌乌(1)

别读书吧,别读书吧!惠施家有五车书,他读了又有什么用处?请您为我烧掉《离骚》赋,我也为您劈碎《太极图》。不如到我这里来相聚喝上一斗酒,听我仰面朝天呼乌乌。

深衣大带(8)唐虞(9),不如长缨(10)单于(11)吮毫搦管(12)子虚(13),不如快鞭跃的卢(14)

道学家穿着宽大的袍子系着长带子,开口闭口谈论尧舜虞,不如汉代的终军,请求皇上给一条绳子,去生擒活捉单于。文章家苦思冥想创作《子虚赋》,不如刘备,骑着的卢马,在沙场上扬鞭驰骋,挥刀砍下敌人的头颅。

君不见前年(17)兵破巴渝(15)今年(16)(17)兵屠成都,风尘澒洞(18)兮虎豹塞途,杀人如麻兮流血成湖。眉山书院(19)嘶哨马,浣花草堂(20)巢妖狐。何人(21)中行(22)?何人缚可汗?何人丸泥封函谷(23)?何人三箭定天山(24)

您没见到么?前年贼兵攻破巴渝,今年贼兵屠烧成都。兵燹连绵不断,豺狼虎豹般的敌寇横行路途,杀人如麻,流血成湖。眉山书院成了敌人驻兵牧马之地,浣花草堂里栖满了妖狐。有谁去鞭打叛贼中行说?有谁去捕获敌酋?又有谁能用一丸泥封住函谷关使国家安泰?又有谁能三箭定天山?

大冠若箕兮高剑拄颐(25),朝谈回轲(26)兮夕讲濂伊(27)(28)若若(29)兮印累累(30),九州博大兮君今何之?有金须碎作仆姑(31),有铁须铸作蒺藜(32)。我当赠君以湛卢青萍(33)之剑,君当报我以太乙白鹊之旗(34)。万里横行取金印,何用区区章句(35)为?死诸葛兮能走仲达(36),非孔子兮孰却莱夷(37)

戴着高帽子挂着长剑的道学家们,早晨高谈颜回、孟子之道,晚上又讲授周敦颐、二程的学说。系印的缎带长长地下垂,佩的印信一个又一个,可一旦国家沦陷,你们又能到什么地方去过活?有金就把它熔化了做箭,有铁就把它铸成蒺藜。我要送给您像湛卢、青萍那样锋利的宝剑,您应当还送我太乙白鹊这象征胜利的战旗。我们一起杀敌博取功名,何必要孜孜于寻章摘句?死去的诸葛亮尚且能惊走司马懿,不是孔子勇敢谁能斥退莱夷?

噫!歌乌乌兮使我不怡,莫读书,成书痴!

啊!我放声唱着乌乌歌,心中难消积郁的怨气。别读书吧,别成了书痴!

注释

(1)乌乌:歌呼的声音。《汉书·杨恽传》载,杨恽被罢官,常痛饮,“酒后耳热,仰天拊缶而呼乌乌”。后因以呼乌乌指慷慨愤疾之音。

(2)惠施五车:庄子《天下》篇说惠施“其书五车”,后借来指博学。

(3)惠施:战国时博学者。

(4)离骚赋:屈原所作。这里代指文学作品。

(5)太极图:宋理学家周敦颐所作。周敦颐认为太极为宇宙中心,万物由此生化,因作《太极图》及《太极图说》。这里代指道学著作。

(6)朅来:归来;来到。

(7)歌:采用读书斋刊《雪矶丛稿》,宋代陈思版《雪矶丛稿》和清代潭溪版《雪矶丛稿》为“呼”。

(8)深衣大带:宽大的衣服,长长的带子。宋理学家都穿这样的衣装,此即指道学家。

(9)唐虞:唐尧、虞舜。

(10)长缨:长带子。汉终军少有大志,曾请求皇帝给他长缨去生缚南越王献上。

(11)单于:匈奴领袖。

(12)吮毫搦管:指握笔写作。搦,握,持,拿着。

(13)子虚:汉司马相如所作赋名。

(14)的卢:马名。刘备曾骑的卢马跃过三丈宽的檀溪。

(15)巴渝:巴州、渝州,今四川重庆一带。

(16)今年:指淳祐元年(1241年),那年11月蒙古兵破成都,前年是嘉熙三年(1239年),8月蒙古兵取重庆、眉州等地。敌,一作“贼”。

(17)敌:一作“贼”。

(18)澒洞:弥漫无边。

(19)眉山书院:眉山孙家的藏书楼及学堂。这里代指道学家讲学之所。

(20)浣花草堂:杜甫在成都的草堂。

(21)笞:鞭打。

(22)中行:指中行说。他护送公主远嫁匈奴,留匈奴后为敌谋划侵汉。此代指降敌的人。贾谊上汉帝书中有“行臣之计,必系单于之头而制其命,伏中行说而笞其背”句。

(23)丸泥封函谷:函谷关为长安东面险要关隘。汉代王元曾对隗嚣夸口说“以一丸泥东封函谷关”。

(24)三箭定天山:唐薛仁贵多立边功,曾发三箭杀三人,敌人慑服投降。军中歌曰:“将军三箭定天山,壮士长歌入汉关。”见《旧唐书·薛仁贵传》。

(25)大冠若箕兮高剑拄颐:戴着如簸箕般的大帽子,用长剑拄着下巴。语出《战国策·齐策六》。此指空谈的道学家的举止。

(26)回轲:颜回与孟轲(即孟子)。宋理学大家。

(27)濂伊:周敦颐,号濂溪;程颐,号伊川。宋理学大家。

(28)绶:系印用的丝带。

(29)若若:长而下垂的样子。

(30)累累:众多的样子。

(31)仆姑:即金仆姑。箭名。泛指良箭。

(32)蒺藜:指用于阻碍敌军行进的刺状物。

(33)湛卢青萍:湛卢、青萍,均为古代有名的宝剑。

(34)太乙白鹊之旗:军中所用的旗帜,象征胜利。李白《送外甥郑灌从军》第三首说:“斩胡血变黄河水,枭首当悬白鹊旗。”

(35)章句:章节、句读。

(36)死诸葛兮能走仲达:诸葛,诸葛亮。仲达,司马懿。《三国志·诸葛亮传》注引《汉晋春秋》载民谣“死诸葛走生仲达”。传诸葛亮死后,部下以他的木制偶像吓退了司马懿的大军。

(37)莱夷:莱是古代山东小国。夷为东部少数民族的统称。《左传》定公十五年载,齐侯与鲁侯相会,齐侯令莱人劫持鲁侯,被孔子制止。

创作背景

《乌乌歌》此诗作于淳祐元年(1241年),蒙古灭金后,纵兵南下,接连攻下宋朝多处州县,元兵已于1239年8月破取重庆、眉州,1241年11月攻破成都,对江南虎视眈眈,大宋危在旦夕。宋理宗对蒙古人的威逼束手无策,朝中大臣只知务虚空谈,国势维艰。乐雷发对此感慨万端,作了这首长歌,抒发国难当头应该拿出实际行动投入到战斗行列中去的激烈情怀。

拼音版

shūshūhuìshīchējīnqǐngjūnwèifénquèsāowèijūnsuìtàiqièláixiāngjiùyǐndòujiǔtīngyǎngtiān

shēndàijiǎngtángzhǎngyīngdānshǔnháonuòguǎnzikuàibiānyuède

jūnjiànqiánniánbīngjīnniánbīngchéngdōufēngchénhòngdòngbàosāishārénliúxuèchéngméishānshūyuànshàohuànhuācǎotángcháoyāorénchīzhōngxíngrénhànrénwánfēnghánrénsānjiàndìngtiānshān

guānruògāojiànzhǔcháotánhuíjiǎngliánshòuruòruòyìnlèilèijiǔzhōujūnjīnzhīyǒujīnsuìzuòyǒutiězhùzuòdāngzèngjūnzhànqīngpíngzhījiànjūndāngbàotàibáiquèzhīwànhéngxíngjīnyìnyòngzhāngwèizhūnéngzǒuzhòngfēikǒngzishúquèlái

shǐ使shūchéngshūchī

作者简介

乐雷发

乐雷发

宋代诗人

乐雷发(生卒年不详),字声远,号雪矶,南宋道州宁远县人。精通经史,长于诗赋。1253年(宝祐元年),门生姚勉登进士第一后,向理宗上疏,请求理宗重用乐雷发,并愿以第相让。理宗特旨召见雷发,亲自考问“学术、才智、选举、教养”八事,乐雷发“条对切直”,为理宗所“嘉纳”,赐以特科第一人。他志在抗金复宋,后因数议时政,不为所用,遂归隐九疑。乐雷发还乡后,国势更衰,理宗深悔没有采纳他的忠言,赐建状元楼一所、公母铜锣一对、良田800亩作为褒奖。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