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从弟邕下第后寻会稽》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是一首送别从弟孟邕的诗作,前四句写征帆远去,后四句写别离情怀,表现了诗人对孟邕科举落第的深切同情与自我境遇的共鸣。诗以律法入古,诗调悲苦,读之恻然。
疾风(6)吹征帆(7),倏尔(8)向空没(9)。
猛烈的大风鼓动着远行的船帆,瞬息之间船只便消失在远方的天际。
千里在俄顷(10),三江(11)坐(12)超忽(13)。
仿佛只是片刻就已经跨越了千里,那浩渺的三江也自然远远抛在身后。
向来共欢娱,日夕(14)成楚越(15)。
我们曾经共同度过了那些欢乐时光,可一昼夜间就分别去往了楚地与越地。
落羽(16)更分飞(17),谁能不惊骨(18)。
你我如同失去羽翼的鸟不得不各自纷飞,在这别离中谁又能不感到惊心。
(1)从弟:同祖伯父或叔父之子。
(2)邕:孟邕,生平不详。
(3)下第:科举应试不中曰下第。
(4)寻:寻幽访胜。
(5)会稽:秦时县名,唐代为越州州治,今为浙江绍兴市。
(6)疾风:急速大风。
(7)征帆:远行之船。
(8)倏尔:疾速,转眼之间。
(9)没:消失。
(10)俄顷:顷刻之间。
(11)三江:钱塘江附近三条江水的合称。《国语·越语》:“吴之与越也,三江环之。”韦昭注:“三江,松江、钱塘江、浦阳江。”这里用以借指越州一带。
(12)坐:顿然之间。
(13)超忽:旷远之貌。
(14)日夕:犹言旦夕之间。
(15)楚越:楚国和越国。在此指楚地与越地,实指襄阳与会稽。
(16)落羽:从高空落下之鸟,比喻科场失意之人。
(17)分飞:喻离别。
(18)惊骨:极为惊心。江淹《别赋》:“意夺神骇,心摧骨惊。”心、骨互文同义。
《送从弟邕下第后寻会稽》此诗约作于开元十七年(729)孟浩然赴越之前。孟邕应试不第,要去寻访会稽,孟浩然到江边相送而作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