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山

王安石 〔宋代〕 王安石

北山输绿涨横陂,直堑回塘滟滟时。

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得归迟。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北山》是北宋政治家王安石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反映的幽闲意境,抒写了诗人神离尘寰、心无挂碍的超脱情怀。一、二句写北山河塘绿意浓郁,景中含情,表达出转战对春光的喜爱之情;三、四句写作者仔细地数着落花,慢慢地寻觅芳草,很晚才回家,在细节描写中表现出心情的闲适。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北山(1)输绿(2)涨横(3),直(4)回塘(5)滟滟(6)时。

北山把浓郁的绿色映照在水塘,春水悄悄地上涨;直的堑沟,曲折的池塘,都泛起粼粼波光。

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得归迟。

我在郊野坐得很久,心情悠闲,细细地数着飘落的花瓣;回去时,慢慢地寻芳草,到家已是很晚。

注释

(1)北山:即今南京东郊的钟山。

(2)输绿:输送绿色。

(3)陂:池塘。

(4)堑:沟渠。

(5)回塘:弯曲的池塘。

(6)滟滟:形容春水在阳光下闪闪发光的样子。

创作背景

《北山》这首诗作于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王安石变法失败后,辞职退居江宁(今南京)。在春天到北山游玩,为这雨后落花飘飘点点的美景所陶醉而流连忘返,就写了这首诗。

拼音版

běishān

běishānshū绿zhǎnghéngbēizhíqiànhuítángyànyànshí

shǔluòhuāyīnzuòjiǔhuǎnxúnfāngcǎoguīchí

作者简介

王安石

王安石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改革家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今江西抚州市东乡县上池)人。与“韩愈、柳宗元”等,并称“唐宋八大家”。熙宁二年(1069年)提为参知政事,从熙宁三年起,两度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推行新法。熙宁九年罢相后,隐居,病死于江宁(今江苏南京市)钟山,谥号“文”,又称王文公。其政治变法对北宋后期社会经济具有很深的影响,已具备近代变革的特点,被列宁誉为是“中国十一世纪伟大的改革家”。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