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乡子·烟漠漠》是五代十国时期前蜀词人李珣的作品。这首词写游子在江南暮春烟雨中的思乡之情。首三句描绘出江南水乡烟雨茫茫的美丽风光;后三句于潮退水平、扁舟野渡、暮色迷离之中渗透着淡淡的乡愁。全词前后照应,结构完整,字少思深,平易感人。
烟漠漠(1),雨凄凄(2),岸花零落鹧鸪(3)啼。
烟雾苍茫,风雨凄迷。岸边的花儿已凋谢,只听得鹧鸪声声啼。
远客扁舟(4)临野渡(5),思乡处,潮退水平(6)春色暮。
远方的来客乘着一叶扁舟靠近荒野渡口。这种地方最容易引发阵阵乡愁。看江上潮水已退水面平静,时间已到暮春时候。
(1)漠漠:烟雾迷蒙的样子。
(2)凄凄:寒凉貌。
(3)鹧鸪:鸟名。形似雌雉,头如鹑,胸前有白圆点,如珍珠。背毛有紫赤浪纹。足黄褐色。以谷粒、豆类和其他植物种子为主食,兼食昆虫。为中国南方留鸟。古人谐其鸣声为“行不得也哥哥”,诗文中常用以表示思念故乡。
(4)扁舟:小船。
(5)临野渡:靠近荒野渡口处。
(6)水平:水面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