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鸿秋·悔悟

刘庭信 〔元代〕 刘庭信

苏卿写下金山恨,双生得个风流信。

亚仙不是夫人分,元和终受十年困。

冯魁到底村,双渐从来嫩,思量惟有王魁俊。

复制 复制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文学赏析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塞鸿秋·悔悟》是元代散曲作家刘庭信创作的散曲,此曲选择三则广为流传的妓女爱情故事行文,揭示妓女们备受欺凌和欺骗的可悲命运,表现了对妓女的同情。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全文

苏卿写下金山恨,双生得个风流信(1)

苏卿在金山寺壁题诗抒发心中的怨恨,书生双渐得到苏卿留下的书信。

亚仙不是夫人分,元和终受十年困(2)

亚仙没有夫人的名分,郑元和遭受了十年的厄困。

冯魁到底(3),双渐从来(4),思量惟有王魁俊(5)

冯魁到底粗俗土气,郑元和则过于柔嫩,想来想去只有王魁颇为清俊。

注释

(1)苏卿写下金山恨,双生得个风流信:用苏卿与书生双渐相爱的故事一部分。金山恨,指歌妓苏卿被茶商冯魁拐骗到金山,苏卿在金山寺壁题诗表达与双渐久别之恨以及被冯魁拐骗之恨。双渐中状元后寻访苏卿,在金山寺见到题诗,连夜飞舟追赶,夺回苏卿,结为夫妻。金山寺题诗就是双生所得的风流信。

(2)亚仙不是夫人分,元和终受十年困:取唐代白行简传奇小说《李娃传》故事:书生郑元和和妓女李娃相恋,耗尽钱资,遭到父亲斥骂鞭打,沦为乞丐,流浪多年,李娃全力救护,帮助他取得功名,最后夫妻团圆,父子和好。但因李娃为妓女,得不到夫人的名分。

(3)村:愚蠢,粗俗,土气,不文雅。

(4)嫩:不老练。

(5)王魁俊:王魁本是负心汉,此为正话反说,喻当时社会是非不分。

创作背景

《塞鸿秋·悔悟》这首小令表现的是妓女的可悲命运,揭示的是她们备受欺凌和欺骗的可悲命运。其具体创作时间难以确考。

文学赏析

“苏卿写下金山恨,双生得个风流信”,写妓女苏卿与双渐的爱情故事。庐州妓苏小卿与书生双渐相爱,双渐求官久而不归,鸨母将苏卿卖给茶商冯魁。双渐状元及第,寻访苏卿,得知被冯骗走,乘舟追至金山,见金山寺壁有苏卿题诗,诉述别离之苦、被拐之恨,便连夜飞舟赶到临安,夺回苏卿,结为夫妇。由此可见,妓女无法把握自己的命运,被贪财狠毒的鸨母像商品一样卖来卖去。

“亚仙不是夫人分,元和终受十年困”,写妓女李亚仙和公子郑元和相爱之事。洛阳府尹之子郑元和赴京赶考,与妓女李亚仙一见钟情,被鸨母榨尽钱财,瞒着亚仙将他赶出门外,只得替人出殡唱挽歌为生。父亲闻讯赶至京城,将他痛打后离去,从此断绝父子关系。元和沦为乞丐,流浪达十年之久。亚仙闻讯,自赎从良,与他结合,并助他刻苦攻读,取得功名,终于夫荣妻贵,父子团圆。虽为团圆的结局,但受等级观念的限制,李娃妓女的身份终究不能得到夫人的名分。同时这种团圆是建立在取得功名富贵的基础之上的。接下来是对于故事中男性的评判,茶商冯魁毕竟是粗俗之人,而双渐也不老练,所以苏卿写下的金山题诗中,就充满了对冯魁拐骗的恨和双渐久别之恨。

“思量惟有王魁俊”,写落第文人王魁,得桂英全力资助进京赶考,为王魁筹办盘缠。临行二人发誓绝不相负。后王魁考中状元,负心另娶。桂英愤而自刎,鬼魂夺去了王魁的性命。王魁一向作为负心汉的典型而遭到谴责,这里却说他俊美可爱,实为正话反说,借此讽刺当时社会是非不分、美丑颠倒的风气:元代政治制度的不公影响了社会风气的清正,一些落魄潦倒的下层士子,没有政治出路,权豪势要、达官贵人大多不学无术,甚至目不识丁,却被夸被荐,贤愚颠倒,一切都被扭曲,社会一片黑暗。一个“俊”字,用其反义,抒发了强烈的愤世嫉俗之情。既有对负心汉的批判,又有对是非颠倒的社会风气一定程度上的揭露。这几则故事说明无论苏卿还是亚仙,她们都备受欺凌,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冯魁是粗俗的茶商,他拐骗苏卿,双渐则是个幼稚的书生,就连官宦子弟郑元和虽能低姿态与妓女相爱,却改变不了父母心中的等级观念,终受十年流浪之苦,高中状元后同样不能给予亚仙夫人的名分,而桂英所认定的英俊的王魁则是个负心汉,这些男性都是不理想的或可恶的人物,真正值得歌颂的还是善良的妓女。

作者简介

刘庭信

刘庭信

元末散曲作家

刘庭信(生卒年不详),元代益都人,原名廷玉,排行第五,身高而黑,人称“黑刘五”,为南台御史刘廷翰的族弟。生卒年不详,大约生于公元1300年前后,卒于公元1370年左右。他天性聪明,超出常人。虽然出身于公卿世家,但一生落魄不羁,不求仕途,混迹于市井歌舞酒肆之间,工于填词作曲。所作散曲今存小令39首,套数7首,收入《太平乐府》、《盛世新声》、《词林摘艳》、《乐府群珠》等曲集中。作品以闺情、闺怨为主,多写旷男怨女、密约偷情、秦楼楚馆、调笑风情等内容,颇具婉约柔媚风格。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