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神子·十日荷塘小隐赏桂呈朔翁

吴文英 〔宋代〕 吴文英

西风来晚桂开迟,月宫移,到东篱。簌簌惊尘,吹下半冰规。拟唤阿娇来小隐,金屋底,乱香飞。

重阳还是隔年期。蝶相思。客情知。吴水吴烟,愁里更多诗。一夜看承应未别,秋好处,雁来时。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江神子·十日荷塘小隐赏桂呈朔翁》是宋代词人吴文英创作的一首词,上片写词人追随月光的移动,漫步在植菊的东篱下欣赏桂花的盛景;下片运用拟人的手法,表达了词人与友人的相遇相知,盼望再次聚首赏桂之情。全词风格疏阴明快,语语可歌,借赏桂之机抒发出“愁里更多诗”这一重要文学观念,抒发作者思念之情。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西风来晚桂开迟,月宫移,到东篱(5)。簌簌惊尘,吹下半冰规(6)。拟唤阿娇(7)来小隐,金屋底,乱香飞。

这一年西风来晚,桂花开得迟。一阵风吹来,花粉簌簌飘飞,半个月亮差点被处下来。这个时候,想唤来红颜知己,再加上那脂粉香气,岂不满轩子乱香飘飞了,那意境多美呀。

重阳还是隔年期。蝶相思。客情知。吴水吴烟,愁里更多诗。一夜看承(8)应未别,秋好处,雁来时。

想再过重阳,就又是明年了。蝴蝶翩然飞舞,当知我客居此地的情怀。“吴水吴烟,愁里更多诗。”那吴地烟水,常常勾引起我的愁绪和诗情。这一夜,我似乎和故人都没有分别。你看,秋天的好处,是大雁飞来了,它应该给我带来了远方的消息吧。

注释

(1)江神子:词牌名,即“江城子”,又名“村意远”“水晶帘”。原为唐词单调,始见于《花间集》。此体为双调,七十字,上下片各七句,五平韵。

(2)十日:重九次日。

(3)荷塘小隐:为毛荷塘家宅名。吴文英词友。

(4)朔翁:据朱祖谋笺:《齐东野语》“刘震孙,字长卿,号朔斋,尝为宛陵令,与吴毅夫唱酬。”《梦窗词集》中另有《满江红·刘朔斋赋菊和韵》一词,疑即为同一人。

(5)东篱:代指种菊处。

(6)半冰规:半圆月。

(7)阿娇:汉武帝后陈阿娇。此代指女子。化用汉武帝幼时对其姑母说:若得阿娇,当以金屋贮之的典故。

(8)看承:看待,特别看待。

创作背景

《江神子·十日荷塘小隐赏桂呈朔翁》此为赏桂词。写于阴历九月十日,在毛荷塘隐居之处。根据吴按,刘震孙生于庆元三年(1197),年长于梦窗。又据周密《癸辛杂识别集》卷上“刘朔斋再娶”条:刘震孙戊辰、己巳之间卒于吴中。因而这首词很可能作于咸淳四、五年(1268—1269)之间。

拼音版

jiāngshén··shítángxiǎoyǐnshǎngguìchéngshuòwēng

西fēngláiwǎnguìkāichíyuègōngdàodōngjīngchénchuīxiàbànbīngguīhuànājiāoláixiǎoyǐnjīnluànxiāngfēi

chóngyángháishìniándiéxiāngqíngzhīshuǐyānchóugèngduōshīkànchéngyīngwèibiéqiūhǎochùyànláishí

作者简介

吴文英

吴文英

南宋著名朦胧词人

吴文英(1200—1268),字君特,号梦窗,晚年又号觉翁,四明(今浙江宁波)人。他原出翁姓,后出嗣吴氏。一生未第,游幕终身,于苏州、杭州、越州三地居留最久,并以苏州为中心,北上到过淮安、镇江,苏杭道中又历经吴江、无锡及茹霅二溪。游踪所至,每有题咏。晚年一度客居越州,先后为浙东安抚使吴潜及嗣荣王赵与芮门下客。词风密丽。在南宋词坛,属于作品数量较多的词人,其《梦窗词》有三百四十余首。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