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虽有嘉肴》作品出处 《礼记·学记》(又名《小戴礼记》),此文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引出要阐明的观点,指出教和学是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即“教学相长”,告诉了我们实践出真知的道理以及工作学习和实践的重要性,文章表示出‘教’和‘学’是息息相关的。
虽(1)有嘉肴(2),弗食,不知其旨(3)也;虽(1)有至道(4),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5)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6)。知不足,然后能自反(7)也;知困(6),然后能自强(8)也。故曰:教学相长(9)也。《兑命(10)》曰“学学半(11)”,其此之谓乎(12)!
即使有美味可口的菜肴,不吃,就不知道它的味美。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学,就不知道它的好处。因此学习后就知道不足,教导人后才知道困惑不通。知道不足,然后能自我反思。知道困惑,然后能自我勉励。所以说教与学是相互促进的。《兑命》上说:“教导别人占自己学习的一半。”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啊。
(1)虽:即使。
(2)嘉肴:美味的菜。嘉,好、美。肴,用鱼、肉做的菜。
(3)旨:甘美。
(4)至道:最好的道理。至,达到极点。
(5)是故:所以。
(6)困:不通,理解不了。
(7)自反:反省自己。
(8)自强:自我勉励。强:勉励。
(9)教学相长:意思是教和学互相促进。教别人,也能增长自己的学问。
(10)兑命:《尚书》中的一篇。兑,通“说(yuè)”,指的是殷商时期的贤相傅说(yuè)。命, 《尚书》中的一种文章体裁,内容主要是君王任命官员或赏赐诸侯时发布的政令。《尚书》,又称《书》《书经》,儒家经典之一。
(11)学学半:教人是学习的一半。第一个“学”是教的意思。
(12)其此之谓乎: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其,表示推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