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春宵睡重

辛弃疾 〔宋代〕 辛弃疾

春宵睡重,梦里还相送。枕畔起寻双玉凤,半日才知是梦。

一从卖翠人还,又无音信经年。却把泪来作水,流也流到伊边。

复制 复制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文学赏析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清平乐·春宵睡重》是南宋词人辛弃疾创作的一首词,这是一首写离别苦闷的爱情词,上片写女子在梦中送别情人,醒后寻找梦中情人所赠之信物,下片写女子的想法新奇而大胆,细腻感人。这首词婉约秀娟,从不同的侧面展示了词人的心扉,词人没有用“愁” “苦”一类字眼,却把相思之苦写得很深沉。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全文

春宵睡重(2),梦里还相送。枕畔(3)起寻双玉凤,半日才知是梦。

春夜睡意浓重,在睡梦中还把他远送。起来后在枕旁寻他留的信物玉钗凤,寻了半天才知是个梦。

一从(5)卖翠人(6)还,又无音信经年(7)却把泪来作水(8),流也流到(9)边。

自从捎信的人回返,又无音信一整年。我却把眼泪作流水,流也要流到他身边。

注释

(1)清平乐:此调正体双调八句四十六字,前片四仄韵,后片三平韵。

(2)睡重:睡得很沉。重,副词,表示程度深。

(3)枕畔:枕边。畔,边侧。

(4)玉凤::指凤钗,玉制的头饰钗头凤,即钗头有凤图的玉钗。

(5)一从:自从,打从。

(6)卖翠人:行走乡间的卖货郎。

(7)经年:过了一年又一年。

(8)却把泪来作水:化用秦观《江城子》“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句意。

(9)伊:第三人称。

创作背景

《清平乐·春宵睡重》此词作于庆元元年到二年(1195-1196)间,辛弃疾的晚年,因为身体不好,便将家中姓钱的歌女遣送了出去。在和阿钱惜别之后而创作了此词。辛弃疾一生写了许多“大声镗锘”的抚时感事的词章,但也同时创作了一批以婉约秀娟的作品,此词也是其中的一首。

文学赏析

《清平乐·春宵睡重》这首词是一首抒写别后离情,心绪苦闷的一首爱情词。

上阕描写围中少妇梦中与情人分手时的情景。“春宵睡重,梦里还相送”,春日来临,撩人心怀,少妇情思萦绕,神驰魄荡,不觉睡重,做了一个甜甜的好梦。梦中见到了日思夜想的远方游子,仍如往昔那样相偎相伴,情投意洽。亲人因故远行,两人执手相对,难舍难分,依依惜别的情景又在梦中再现。词作以梦起始,别致新颖,不落俗套。“枕畔起寻双玉凤”,待她起坐床上,于枕畔要寻出双玉凤钗,分擘两半,分赠给所爱的人儿做远行的纪念时,才突然惊醒,“半日才知是梦”。“半日”用得极妙,写时间良久她才回过味来,知道刚才的相聚不过是一个短短的春梦。她多么希望梦境长久,能多看看自己8夜思念的情人,待至梦醒,她还沉浸在见到情人的欢乐之中。一片痴情写来何等情真意切,深挚动人。

下阕形象地描绘了闺中少妇思念情人的悲苦心情。“一从卖翠人还,又无音信经年。”她的情人是常年流转四方的商人,自卖翠回来小住,又是一别经年,音讯全无。“商人重利轻别离”,唯有闺中少妇爱心不移,日思夜盼受着煎熬。是所爱的人变了心,将自己弃置不顾;还是发生了什么意外,亲人生死未卜?她正处于无限思念、无限悲伤的境地。长久的别离,痛苦的思恋,翻腾的思绪,化作了滚滚的泪水。结尾两句“却把泪来作水,流也流到伊边" ,从她肺腑中流出。苦苦思念却等不到一丝音讯,只好以泪洗面,这一别经年流下的泪水,足可以汇成河流,带着自己满腔的爱心,流淌到情人的脚边,心绪何等低回宛转,笔致何等摇曳生姿,生动细腻地写出了少妇的痴情。

词将闺中人郁闷的心情,悲苦的浓愁,韵味深长地表达出来了,结尾两句渲染出哀怨的气氛,更好地烘托了主题。词作想象丰富奇特,思理细腻绵密,语言朴实无华,处处有情,密中见疏,实中有虚,读后令人有迥肠荡气之感。在艺术上明显地表现出辛词手法多样,细腻深婉的特色。

作者简介

辛弃疾

辛弃疾

南宋官员、将领,豪放派词人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曾任耿京军的掌书记,不久投归南宋。历任江阴签判,建康通判,江西提点刑狱,湖南、湖北转运使,湖南、江西安抚使等职。四十二岁遭谗落职,退居江西信州,长达二十年之久,其间一度起为福建提点刑狱、福建安抚使。六十四岁再起为浙东安抚使、镇江知府,不久罢归。一生力主抗金北伐,并提出有关方略,均未被采纳。其词热情洋溢、慷慨激昂,富有爱国感情。有《稼轩长短句》以及今人辑本《辛稼轩诗文钞存》。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