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庭芳·香叆雕盘

苏轼 〔宋代〕 苏轼

香叆雕盘,寒生冰箸,画堂别是风光。主人情重,开宴出红妆。腻玉圆搓素颈,藕丝嫩、新织仙裳。双歌罢,虚檐转月,余韵尚悠扬。

人间,何处有,司空见惯,应谓寻常。坐中有狂客,恼乱愁肠。报道金钗坠也,十指露、春笋纤长。亲曾见,全胜宋玉,想像赋高唐。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满庭芳·香叆雕盘》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写作者在友人宴席上一次不寻常的艳遇故事,倍写了对靓丽歌女的惊诧和倾慕心态。这首词写得灵动逼真,意趣盎然。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香叆雕盘,寒生冰箸(2),画堂别是风光。主人情重,开宴出红妆(3)腻玉圆搓素颈(4)藕丝(5)嫩、新织仙裳。双歌罢,虚檐转月(6)余韵尚悠扬(7)

香烟缭绕升出于雕镂的彩盘,寒气从冰柱中生发出来,画堂里别有一般风光。主人情意重,设宴席还请出美女。歌女的颈项洁白圆润,似用软玉搓捏而成,藕丝般的裙子如仙女的新织的衣裳。几首歌唱完,月亮已转过凌空的房檐,余音还悠扬不绝。

人间,何处有,司空见惯(8),应谓寻常。坐中有狂客(9),恼乱愁肠。报道金钗坠也,十指露、春笋(10)纤长。亲曾见,全胜宋玉,想像赋高唐。

这歌声,人间哪里去找,那些司空见惯的女伶,实在也太寻常了。在座的狂放的客人,心绪缭乱。歌女说金钗落了地,正要捡,十指露出来,如春笋般细长。我亲自看见了,比《高唐赋》里还要美的人。

注释

(1)香瑗雕盘:指香烟缭绕升出于雕镂的彩盘。香,指烧香冒出的香烟。瑗,香烟缭绕袅袅升腾,有如云雾霭霭。雕盘,雕镂彩釉的烟盘。

(2)寒生冰箸:寒气从冰柱中生发出来。冰箸,指屋檐上滴水冻结的冰柱。亦称冰条。箸,筷子。

(3)红妆:陪酒侍宴的歌女。

(4)腻玉圆搓素颈:“腻玉”句:形容歌女的颈项洁白圆润,似用软玉搓捏而成。

(5)藕丝:彩色名。也借以形容用藕丝般纤细嫩丝所织成的裙子。

(6)虚檐转月:月光悄悄地从静寂的屋檐转照下来。指时间已久。

(7)余韵尚悠扬:“余韵”句:指歌声悠扬的馀韵尚在耳边回荡。

(8)司空见惯:典出孟棨《本事诗·情感》:“刘尚书禹锡罢和州,为主客郎中、集贤学士。李司空罢镇在京,慕刘名,尝邀至第中,厚设饮馔。酒酣,命妙妓歌以送之。刘于席上赋诗,曰:‘鬈髻梳头宫样妆,春风一曲《杜韦娘》。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江南刺史肠。”’后因以“司空见惯”谓事之常见者。

(9)狂客:此指作者自己。言被歌女美貌艺伎着迷得发狂的人。

(10)春笋:形容歌女的十指尖尖,像春笋初发般媚入。

创作背景

《满庭芳·香叆雕盘》此词作于宋哲宗元祐二年丁卯(1087年)六月。据《词林纪事》云:“《西园雅集图跋》,此阕当在王都尉晋卿席上,为啭春莺作也。”清王文诰《苏诗总案》谓作于丁卯六月之“集于王诜西园”。宋米元章有《西园雅集图记》,记述画家李伯时所画“西园雅集图”中的苏轼与王晋卿等十六位文人墨客相聚议论弄墨的“卓然高致”和“各肖其形”的情景。

拼音版

mǎntíngfāng··xiāngàidiāopán

xiāngàidiāopánhánshēngbīngzhùhuàtángbiéshìfēngguāngzhǔrénqíngzhòngkāiyànchūhóngzhuāngyuáncuōjǐngǒunènxīnzhīxiānchángshuāngyánzhuǎnyuèyùnshàngyōuyáng

rénjiānchùyǒukōngjiànguànyīngwèixúnchángzuòzhōngyǒukuángnǎoluànchóuchángbàodàojīnchāizhuìshízhǐchūnsǔnxiānchángqīncéngjiànquánshèngsòngxiǎngxiànggāotáng

作者简介

苏轼

苏轼(诗神)

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进士。曾上书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后因作诗讽刺新法而下御史狱,贬黄州。宋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颖州,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多惠政。卒谥文忠。学识渊博,喜奖励后进。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其文纵横恣肆,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又工书画。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