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宝钗咏白海棠

曹雪芹 〔清代〕 曹雪芹

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

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

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

欲偿白帝宜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文学赏析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咏白海棠》出自清代曹雪芹所著《红楼梦》中,是小说人物薛宝钗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首联透出了“身分”;颔联采用倒装方式,隐喻着薛宝钗的结局;颈联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新颖的句法,将海棠的“白”与“洁”结合在一起描写;尾联则表现出薛宝钗“装愚守拙”。薛宝钗这首诗借花自喻,极写了她作为豪门千金端庄矜持的仪态。全诗用词得体,含蓄浑厚。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全文

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1)灌苔盆。

珍重芬芳的花姿在白天也关上院门,提着水罐亲自浇洒长满青苔的花盆。

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2)

秋阶上有洗去粉红色的淡雅的姿影,带露水的台阶旁招来了冰雪般精魂。

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3)

清淡到极点才显出海棠花格外鲜艳,愁思太多怎能使花朵没有露珠泪痕?

欲偿白帝宜清洁(4),不语婷婷(5)日又昏。

为报答秋神化育之恩全凭自身纯洁,婷婷玉立默默无语地又到了黄昏。

注释

(1)手瓮:可提携的盛水的陶器。

(2)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诗的一种修辞句法,意即秋阶旁有洗去胭脂的倩影,露砌边招来冰雪的精魂。洗出,洗掉所涂抹的而显出本色。露砌,帯着露水的阶台近沿。北宋诗人梅尧臣《蜀州海棠》诗“醉看春雨洗胭脂。”

(3)愁多焉得玉无痕:花儿愁多怎能没有痕迹。就玉说,“痕”是瘢痕,以人拟,“痕”是泪痕,其突就是指花的怯弱姿态或含露的祥子。

(4)欲偿白帝宜清洁:白帝,西方之神,管辖秋事。秋天叫素秋、清秋,因カ它天高气清,明浄无垢,所以说花儿报答白帝雨露化育之恩,全凭自身保持清沽,亦就海棠色白而言。凭,程高本作“宜”,不及“凭”字能传达出矜持的神气。

(5)婷婷:美好的祥子。

创作背景

《咏白海棠》出自《红楼梦》第三十七回,是贾探春发起的海棠诗会的作品,由贾探春、薛宝钗、贾宝玉和林黛玉完成四首作品,其中这首诗是由薛宝钗所作。海棠诗会这一时间看起来还是大观园的“太平盛世”,但正统与异端的激烈搏斗;嫡庶之间的生死相争,已经连续发生。封建贵族阶级及其年轻一代,在这座实际是危机四伏的“乐园”里,赏花饮酒,而衰亡的预感,也正在侵袭着他们的享乐生活。《咏白海棠》是咏物诗,在描绘物的形象中,显现着不同思想倾向的不同人物的面影。薛宝钗借咏颂白海棠,表达了自己遵从“三从四德”,谨遵封建道德修养标准。

文学赏析

薛宝钗《咏白海棠》这首诗借花自喻,极写了豪门千金端庄矜持的仪态,合乎“含蓄浑厚”。首联开头第一句即体现其“含蓄浑厚”的风格特色。“芳姿”两字,既是写花,也是写人。诗人爱惜海棠的美丽,洁身自爱,于是在大白天把门关上,隔断外面世界的喧哗。诗人亲自提水灌溉海棠,是因为洁白的海棠,象征着诗人自己高洁的品性。

颔联两句用的是倒装句式,顺回来即是胭脂影子秋阶上洗出,冰雪魂在露砌旁招来。这咏花之句却隐喻着薛宝钗的结局。所谓“洗出胭脂影”,就花而言,是说海棠是洗去所有的涂抹而显出原本的素白之色;对人来说,通常是指妇女因丈夫不在而不再修饰打扮。所谓“招来冰雪魂”,也是借花喻人。于花则是如冰雪般洁净;于人却是喻凄冷孤寂之处境。薛宝钗寡居的命运,此中又一次得到透露。

颈联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新颖的句法,将海棠的“白”与“洁”结合在一起描写。面对海棠,诗人没有直言其白,而是用“胭脂洗出”这一意象,写其洗尽铅华之态。海棠花瓣丰泽细腻,所以用胭脂来形容其质地,而“洗出”则脱去了胭脂艳丽的色泽,展示出海棠花洁白的面貌。“秋阶影”中的秋字,点明了海棠花盛开的季节。“秋阶”亦与“洗”字相呼应,诗人在灌溉海棠的时候,水流到地面上,将台阶洗得清洁如镜,正好映出了海棠花的倒影。上句“淡极始知花更艳”,正是薛宝钗做人处世的写照。宝钗为人“罕言寡语”、“安分随时”,做到“淡极”处之,因此她能笼络人心,得到上下的夸赞,达到“花更艳”的目的。下句“愁多焉得玉无痕”,将白海棠形容为玉,意思是说如果海棠多愁的话,花瓣上面就会有一些淡淡的印痕。这也是海棠将谢的迹象。有人认为,“玉”字是影射宝玉和黛玉两人。这一联既是宝钗的自许,也是其自我宽慰之辞。

颔联中,“淡极” 与“更艳”,既蕴含着“红装”“素亵”,越发显得妖娆的美的法则,又蕴含着宝钗的深谋远虑、迁缓曲折的处世金箴。“愁多”句则从正反两面取义,机带双敲,既表达她对黛玉、宝玉的多愁善感的讥讽,又反衬出她的自矜、自信、自得和安分端庄的情怀和气质。

古人认为有五位天帝分别司主东、南、西、北、中五方,“白帝”是掌管西方秋天的神祇。《晋书·天文志上》:“西方白帝,白招矩之神也。”“欲偿白帝”一句下面有脂批:“收到自己身上,是何等身分。”不过这种所谓“收到自己身上”只是一种诗境意象上的象征,是自然流露出的一种淡泊自然的风神意度。

薛宝钗《咏白海棠》这首诗,写得雍容典雅,词语“得体”,很合她态度矜持、深藏不露的思想性格。但是,咏花明志,诗中表达的深意还是非常明显的。

作者简介

曹雪芹

曹雪芹

清朝小说家、诗人、画家

曹雪芹(1715—1763),名沾,字梦阮,雪芹是其号,又号芹圃、芹溪。祖籍辽阳,先世原是汉族,后为满洲正白旗“包衣”人。曾祖曹玺任江宁织造。曾祖母孙氏做过康熙帝玄烨的保姆。祖父曹寅官至江宁织造,兼任两淮巡盐监察御使。雍正初年,曹家家道中落,曹雪芹随着全家迁回北京居住。晚年,曹雪芹移居北京西郊。生活更加穷苦,“满径蓬蒿”,“举家食粥”。他以坚韧不拔的毅力,专心一志地从事《红楼梦》的写作和修订。死后遗留《红楼梦》前八十回稿子。另有《废艺斋集稿》。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