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犹瓶矣。观瓶之居,居井之眉。处高临深,动而近危。酒醪不入口,臧水满怀。不得左右,牵于纆徽。一旦叀碍,为瓽所轠;身提黄泉,骨肉为泥。自用如此;不如鸱夷。
鸱夷滑稽,腹大如壶。尽日盛酒,人复借酤。常为国器,托于属车。出入两宫,经营公家。由是言之,酒何过乎?
《酒箴》是西汉辞赋家扬雄创作的一篇咏物小赋。全文分两个部分:前面写打水陶罐,后面写盛酒皮囊,看似调侃之作,实在借物抒怀:那朴实无华的水瓶,常遭危害,那浑浑噩噩的酒袋,却自得其乐。作者通过对这两种器具的迥异遭遇,抨击了当时社会的不合理现象。文章短小精悍,言近旨远,意味隽永,开后来抒情小赋之先河。
子犹瓶(2)矣。观瓶(2)之居,居井之眉(3)。处高临深,动而近危。酒醪(4)不入口,臧(5)水满怀。不得左右,牵于纆徽(6)。一旦叀碍(7),为瓽(8)所轠(9);身提(10)黄泉,骨肉为泥。自用如此;不如鸱夷(11)。
你好像陶制的罐子。你被悬挂在井边旁。虽处于高处面临深水,动一下便有危险。你肚里所装的不是酒而是凉水。你不能左右晃动,并被拴上绳并悬于很高的地方。一旦碰到井壁上的砖,便会被抛到黄泉里,从而粉身碎骨。你的用处只仅限于此,还不如装酒的皮袋。
鸱夷滑稽(12),腹大如壶。尽日盛酒,人复借酤。常为国器(13),托于属车(14)。出入两宫(15),经营(16)公家(17)。由是言之,酒何过乎?
装酒的皮袋尽管圆滑,肚子却大得像壶。可是它整天装着酒,人们借它来买酒。它还被视为贵重之物,经常被放入皇帝出行时随从的车上。它甚至还出现在皇帝和太后的宫中,在政府里奔走谋求。从这一点来说,酒本身又有什么过错呢?
(1)箴:一种规戒性的文字,大多有讽谏之意。
(2)瓶:古代汲水的器具,是陶制的罐子。
(3)眉:边缘,和水边为湄的“湄”,原是一字。
(4)醪:一种有渣滓的醇酒。
(5)臧:同“藏”。
(6)纆徽:原意为捆囚犯的绳索,这里指系瓶的绳子。
(7)叀碍:绳子被挂住。叀,悬。
(8)瓽:井壁上的砖。
(9)轠:碰击。
(10)提:抛掷。
(11)鸱夷:装酒的皮袋。
(12)滑稽:古代一种圆形的,能转动注酒的酒器。此处借喻圆滑。
(13)国器:贵重之器。
(14)属车:皇帝出行时随从的车。
(15)两宫:指皇帝及太后的宫。
(16)经营:奔走谋求的意思。
(17)公家:指官府。
本文具体创作时间不详,扬雄是爱酒之人,这篇《酒箴》,就是他将酒与时政相融合之后,为了劝诫汉成帝不要亲近那些圆滑的小人而疏远了淡泊的贤人而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