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遍江南南岸山,逢山未免更流连。
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
石路萦回九龙脊,水光翻动五湖天。
孙登无语空归去,半岭松声万壑传。
《惠山谒钱道人烹小龙团登绝顶望太湖》是宋代诗人苏轼的一首七律古诗,描写了苏轼在熙宁六年(1073)年到惠山拜访钱道士,品龙团贡茶,瞭望太湖的故事。
踏遍江南南岸山,逢山未免更流连。
踏遍江南美景,景色之美让人流连忘返。
独携天上小团月(1),来试人间第二泉。
携带着如明月般沁人心脾的龙团茶,来试一试这号称人间的第二泉。
石路萦回九龙脊,水光翻动五湖天。
登山的石阶在苍翠的九龙山脊间盘旋萦绕,登上绝顶后,俯瞰太湖的波涛翻动水天的壮丽景象。
孙登无语空归去,半岭松声(2)万壑传。
在归去的路上,半山腰的松林在山谷中铃铃作响。
(1)小团月:即小龙团茶,又叫龙凤团茶,是宋朝贡茶。宋朝时饮茶之风盛行,茶叶多做成团饼状。
(2)松声:松涛声。苏轼听见松涛阵阵联想到了孙登长啸。
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
此两句对仗工整,想象奇特,表达含蓄,意蕴丰富,足以勾起无数读者的遐想。笔者以为美点有以下几点:
一、茶好
小团月:即指小龙团茶。小龙团,茶名。宋代御用贡茶,圆形印有龙纹的团茶。据欧阳修《归田录》云:“其品精绝,谓之小团,凡二十饼重一斤,其价值金二两,然金可有,而茶不可得。”因“小龙团”其形圆如月而联想起来的。
把小龙团茶比作小团月,寄寓此茶为无上妙品,犹如来自天上,这种夸赞很含蓄,又因形状相似而显得自然。
二、泉的名声大
第二泉:即指惠山泉水。因唐代著名的茶叶专家“茶圣”陆羽“曾品评了天下宜茶之水二十种,惠山泉第二(他认为庐山康王谷洞帘水为第一,无锡惠山新泉为第二,蕲州兰溪石下水为第三„„)”而得名。惠山泉因此得以名扬天下 带者犹如来自天上的珍品茶慕名来试这惠山泉,看这惠山泉泡茶怎样,惠山泉名声之大可见而知。推而想之,泉水品质定然不差。否则,岂不糟蹋了那珍品茶?
三、 茶汤色味佳
好茶泡进好水,其茶汤会是怎样?其汤色就如同映照着天上明月的清泉一样,清澈,明净,透亮。想来茶汤色泽清亮,清沁肺腑。试做品尝,定然如同品尝甘泉,清香淡雅,滋味甘甜。有人称此两句为“天下第一品茶诗”,很有道理。
四、泉之所在景美
字面上此两句固然在说品茶兴致,但据全诗来看,作者主要还是冲着惠山这里的美景来的,品茶算是作者兴致之一。山清水秀,惠山泉水泡茶极佳,那么惠山泉所在的风景定然不差。也许作者在品茶之余,在明月之夜,踱步泉边,欣赏类似“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美景。
五、作者形象鲜明
“独携”与“来试”两个行为正体现行为主体即作者鲜明的人物形象,他对品茶的热爱,对好水的渴慕跃然纸上,他品茶的修养定然不低。从“天上”到“人间”,他似乎来自天上,属神仙之流,听说惠山泉的名声,憧憬泉边的美景,不禁动了凡心,身携皓月,从天外飘然飞下,来试泉水。他的闲情逸致与洒脱也同时显露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