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李世南所画秋景二首》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组诗作品。这是为宣德郎李世南所作《秋景平远图》题写的两首七绝,第一首咏其平远景色,第二首咏其寒林景色。第一首纯从画面落笔,细致地再现画境之美;第二首全从议论人手,写出画面景物。两首诗想象丰富,虚实结合,表现了画景以外的景和趣。
人间斤斧日创(1)夷(2),谁见龙蛇百尺姿。
人们常年不息地砍伐山上的树木,再也难见如龙蛇蜿蜒的百尺身姿。
不是溪山成(3)独往,何人解作挂猿枝。
如果不是山险滩急导致少人来往,恐怕无人知道是猿猴栖息的树枝。
(1)创:砍掉。
(2)夷:削平。指对于林木的伤害。
(3)成:一本作“会”。
《书李世南所画秋景二首》这两首诗作于宋哲宗元祐三年(1088年)前后,当时苏轼任翰林学士,与宣德郎李世南同在汴京。李世南善画,作“秋景平远”图,诗人为其画题了二首七绝。一说题了三首,今存者二首。
《书李世南所画秋景二首》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组诗作品。这是为宣德郎李世南所作“秋景平远”画题写的一组七绝。组诗第二首着眼于溪山林木,此诗后二句说:“不是溪山成独往,何人解作挂猿枝”,可知这幅画内是有山的,是位于近处。这里树木龙蛇般蜿蜒屈曲的枝干同臆想中江南的黄叶村、有猿猴在其林间栖息的险山急滩融为一体,拓展了画面,赋予画面以悠然无尽的情味,在景物中融进人情,引发读者情思。
七绝的写法,一般是前二句叙写事物,后二句抒发情思。第一首诗虽全章在题咏秋景画,仍于前二句着重以浓笔勾勒景物,给人以亲切的时节风物之感。后二句在用淡墨略加点染之际,凭虚发挥想象,表现出人的情感,画景之外,情调悠扬,极耐人寻味。这两首诗化实为虚、虚实相映,将眼前的溪水、扁舟、树木枝干同想象中的景物融为一体,拓展了画面内涵,情味深长。苏轼才气横溢,情调高远,其诗善于驰骋神思,翻空出奇。其题风景画诗无论长篇短章,都能不停滞于物象,常从生活联想中蔚发奇思,丰富了画的意趣,给读者以美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