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绝·刘蕡

毛泽东 〔近代〕 毛泽东

千载长天起大云,中唐俊伟有刘蕡。

孤鸿铩羽悲鸣镝,万马齐喑叫一声。

复制 复制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文学赏析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七绝·刘蕡》毛泽东写于1958年,毛泽东在读到《新唐书·刘蕡传》时,赞赏刘蕡犀利俊逸的文风,旁批“起特奇”。因此,毛泽东在这首诗中赞扬刘蕡主张正义,敢于向黑暗势力挑战的斗争精神,抨击宦官专权的黑暗统治。

《七绝·刘蕡》这首诗表的了诗人对刘蕡的深切同情和对宦官的切齿痛恨,同时对刘蕡在“万马齐喑”的沉闷境遇里敢于挺身而出,孤军奋战,大叫一声痛斥宦官的专横,表示由衷的敬慕和赞赏。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全文

千载长天起大云(1),中唐俊伟有刘蕡(2)

中国历史长河中有诸多贤能隐士,中唐时期如果用刘蕡这样的贤人,也不会走向没落。

孤鸿铩羽悲鸣镝(3)万马齐喑叫一声(4)

他孤立无援总是被人打击中伤,毫无畏惧冒死大胆攻击宦官,名动一时。

注释

(1)千载长天起大云:大云,即庆云,古谓祥瑞之气,其下隐有贤人。据《尚大传》,相传舜将禅位给禹,同臣僚在一起唱《卿云》歌:卿云烂兮,纠缦缦兮,日月光华,旦复兮。东汉郑玄注:卿,当为(庆)。本句寓意是,一千多年前的中唐,如果用刘蕡这样的贤人,将会从没落趋向中兴。

(2)刘蕡:字去华,幽州昌平(今北京市昌平)人。中唐大和二年(八二八年),举贤良方正,刘对策称: 宫闱将变,社稷将危,阍寺持废立之权,四凶在朝,虽强必诛。痛论宦官专权,能废立君主,危害国家,劝皇帝诛灭他们。考官赞赏刘的文章,但惧怕宦官的专横,不敢录取他。令狐楚、牛僧孺都征召他为幕府从事,后授秘书郎。终因宦官诬陷,贬为柳州司户参军,客死他乡。毛泽东在读《旧唐书·刘传》时,对刘蕡的策论很赞赏,旁批:起特奇。

(3)孤鸿铩羽悲鸣镝:孤鸿,孤单失群的大雁,喻指刘。铩羽,羽毛摧落,这里比喻受挫、失意。鸣镝,也叫响箭,这里比喻宦官对刘的中伤和打击。

(4)万马齐喑叫一声:万马齐喑,亦作(万马皆喑)。喑,哑。苏轼《三马图赞引》:振鬣长鸣,万马皆喑。谓骏马抖动颈上的鬃毛嘶叫时,其他的马都鸦雀无声。后用来比喻一种沉闷的局面。叫一声,喻指刘冒死大胆攻击宦官,名动一时。

创作背景

1958年1月和3月,毛泽东先后在南宁和成都召开部分中央和地方领导人参加的会议。5月又在北京召开八大一次会议。这些会议,内容上就是要加快发展经济,但也要防止过于求快求速而急躁。1958年,毛泽东主席在阅读《旧唐书·刘蕡传》后,对刘蕡(音汾)不畏权贵直言上书的精神十分赞赏,于是毛泽东在经常研读古书的过程中写了此诗。

文学赏析

整体分析

刘蕡是一个勇于直言,刚正不阿,绝不趋炎附势的忠良,他写得一手好文章,并且很有政治主张。在中唐大和二年(公元828年)的一次科举考试中,刘蕡秉笔直书,痛斥宦官专权,建议皇帝诛杀干涉朝政的宦官。考官虽然赞善刘蕡的才华,但是迫于宦官集团的权势,不敢录用他。所以刘蕡一生怀才不遇。官职只做到了秘书郎,最后还是被宦官诬陷,惨遭贬谪,客死异乡。

毛泽东在读到《新唐书·刘蕡传》时,很赞赏刘蕡犀利俊逸的文风,旁批“起特奇”。因此,毛泽东在这首诗中赞扬刘蕡主张正义,敢于向黑暗势力挑战的斗争精神,抨击宦官专权的黑暗统治。

逐句解析

全诗的一二句气势磅礴,力度恢弘,盛赞中国历史长河中有诸多像刘蕡这样的“大云”,豪杰、斗士形象高大,令人敬仰和佩服。

《七绝·刘蕡》全诗的三四句描述了刘蕡在封建统治的环境中不可避免的悲剧命运,对刘蕡的深切同情和对宦官的切齿痛恨,对刘蕡在“万马齐喑”的沉闷境遇里敢于挺身而出,孤军奋战,大叫一声痛斥宦官的专横,表示由衷的敬慕和赞赏。“万马齐喑”借用清朝诗人龚自珍的名句。

作者简介

毛泽东

毛泽东

无产阶级革命家

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诗人,马克思列宁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著有《毛泽东诗词》《毛泽东文集》等。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