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林黛玉

曹雪芹 〔清代〕 曹雪芹

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

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赞林黛玉》是清代文学家曹雪芹创作的长篇小说《红楼梦》中的一篇文章,这篇赞文见于小说第三回,是在贾宝玉和林黛玉初次会面时贾宝玉对林黛玉的第一印象。此文并没有对林黛玉的容貌作细致描写,却体现出她弱不禁风的娇态和超凡脱俗的气质。全文展现给读者的是一个容貌、才华过人的少女形象。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两弯似(1)(1)罥烟眉(2),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态生两(3)之愁,娇(4)一身之病。

两道淡烟眉欲皱未皱,一双清露目似泪非泪。脸窝含愁,生出一番妩媚;身体多病,添出几多娇美。

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5),病如西子(6)胜三分。

泪光点点,气喘微微。安静时似娇花映水,行动处如嫩柳风吹。心胜比干更聪明,病比西施还要美。

注释

(1)蹙:皱眉。

(2)罥烟眉:形容眉色好看,像一缕轻烟。罥,挂。各个版本或作“笼”,或作“罩”,或作“冒”,或经涂改,或改全句。一般以清代怡亲王府原抄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后世简称“己卯本”)为准。

(3)靥:脸颊上的微涡。

(4)袭:继,由……而生。这种用字和句子结构形式是骈体文赋中常见的修辞方法。

(5)心较比干多一窍:这句说林黛玉的心还不止七窍,是极言其聪明。比干:商代贵族,纣王的叔父,官为少师,因强谏触怒纣王而被处死。《史记·殷本纪》:“(比干)乃强谏纣。纣怒曰:‘吾闻圣人心有七窍。’剖比干观其心。”旧时赞人颖悟有“玲珑通七窍”的话。

(6)西子:即西施,春秋时越国的美女。越王勾践为复国雪耻,将她训练三年后献给好色的吴王夫差,以乱其政。相传西施心痛时“捧心而颦(皱眉)”,更显娇柔之美。见《庄子·天运》。林黛玉因“眉尖若蹙”又叫“颦儿”,也暗取其意。

创作背景

这是《红楼梦》作者为展示林黛玉的美,塑造这个人物形象而作的一篇骈文,见于《红楼梦》第三回,是林黛玉初进贾府,与贾宝玉初次会面时,贾宝玉对林黛玉的第一印象。小说中说:宝玉早已看见了一个袅袅婷婷的女儿,便料定是林姑妈之女,忙来见礼。归座后细看时,真是与众各别。

拼音版

zànlíndài

liǎngwānfēijuànyānméishuāngfēihántàishēngliǎngzhīchóujiāoshēnzhībìng

lèiguāngdiǎndiǎnjiāochuǎnwēiwēixiánjìngjiāohuāzhàoshuǐxíngdòngruòliǔfēngxīnjiàogānduōqiàobìng西shèngsānfēn

作者简介

曹雪芹

曹雪芹

清朝小说家、诗人、画家

曹雪芹(1715—1763),名沾,字梦阮,雪芹是其号,又号芹圃、芹溪。祖籍辽阳,先世原是汉族,后为满洲正白旗“包衣”人。曾祖曹玺任江宁织造。曾祖母孙氏做过康熙帝玄烨的保姆。祖父曹寅官至江宁织造,兼任两淮巡盐监察御使。雍正初年,曹家家道中落,曹雪芹随着全家迁回北京居住。晚年,曹雪芹移居北京西郊。生活更加穷苦,“满径蓬蒿”,“举家食粥”。他以坚韧不拔的毅力,专心一志地从事《红楼梦》的写作和修订。死后遗留《红楼梦》前八十回稿子。另有《废艺斋集稿》。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