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偶题》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首联谓织女嫁与牵牛,婺女近为其摇佩,嫦娥远为其照轮。颔联谓牛女这一对仙侣配于天上,而七夕美俗长留人间。颈联谓七夕之夜,家家户户陈列花果于庭中以乞巧,管乐之声相闻。尾联谓明日曝衣,才相信我同阮咸一样清贫。结句有寓意,借言虽有家室,但依旧贫穷。这首诗语言平实,章法平创,却有寓意。
宝婺(1)摇珠佩,常娥照玉轮。
宝婺摇响了珠现,嫦娥将月光照射过去,催促着织女赶紧渡过银河。
灵归天上匹,巧遗(3)世间人。
织女的才智是上天赋予的,她又将自己的机巧传给了人间。
花果香千户,笙竽滥四邻。
庭中摆满了鲜花果品,它们的香气飘送到千家万户,吹奏的笙等声也响彻四邻。
明朝晒犊鼻(4),方信阮(5)家贫。
而我呢,等到明天将把犊鼻浑晾晒出来,大家就会相信我的贫寒了。
(1)宝婺:即婺女星。又名须女,有四星,二十八宿之一,玄武七宿之第三宿。首联写织女嫁牵牛,婺女近为之摇佩,嫦娥远为之照轮。
(2)灵匹:神仙配偶。
(3)巧遗:巧:乞巧。遗(wèi):给予,交付。农历七月七日夜,天上牛郎织女相会,妇女于当晚穿针,以能连续穿七孔针者为聪明,此种风俗称为乞巧。
(4)犊鼻:犊鼻裤,形如犊鼻的围裙。
(5)阮:阮郎:阮咸,阮籍之兄子也,竹林七贤之一。
会昌五年(845年),因七夕,李商隐就牛、女事而联类及己,又借“灵匹”而自抒慨叹,写下《七夕偶题》这首诗,故又称为《偶题》。是年春夏间应郑州从叔李褒之招,盘旋于洛下,酌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