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十五日夜泛西湖风月温丽

范成大 〔宋代〕 范成大

暮檥金龟潭,追随今夕凉。

波纹挟月影,摇荡舞船窗。

夜久四山高,松桂黯以苍。

长烟界岩腹,浮空余剑铓。

棹夫三弄笛,跳鱼翻素光。

我亦醉梦惊,解缨濯沧浪。

多情芙蕖风,袅袅吹鬓霜。

会心有奇赏,天涯此何方?

清润不立尘,空明满生香。

过情难久留,俛俯坠渺茫。

复制 复制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六月十五日夜泛西湖风月温丽》是南宋诗人范成大创作的五言古诗,全诗把桂林山水的夜景用精致而又贴切的笔墨描绘出来,与自己容与淡荡的心情相融合,使诗显得顺畅流转,情深意远。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3)金龟潭(4),追随今夕凉。

傍晚我把船停泊在金龟潭,要享受今夜的清凉。

波纹挟月影,摇荡舞船窗。

水面上波纹粼粼,映照着月光,船儿摇荡,波光舞动,对着船窗。

夜久四山高,松桂黯以苍。

夜色深沉,四面的山峰更显得高大,山上的松树桂树,一片深黑青苍。

长烟(5)岩腹(6),浮空余剑铓(7)

一道长长的烟云像把青山拦腰截断,山的上半部,似乎浮在空间,锐如剑铓。

棹夫(8)三弄笛(9),跳鱼翻素光(10)

船夫吹着笛子,奏了一曲又一曲;水面上鱼儿跳跃,翻动着白浪。

我亦醉梦惊,解缨(11)(12)沧浪(13)

我也仿佛从醉梦中惊醒,解下了帽缨,在青黑色的湖水中洗去尘世的肮脏。

多情芙蕖(14)风,袅袅(15)鬓霜(16)

湖面上满是荷花,风儿也特别多情,吹拂着我如霜似雪般的鬓发,令人沁心爽朗。

会心(17)有奇赏,天涯此何方?

我的心与这奇丽的景色融合在一起,忘记了自己置身于天涯南方。

清润不立尘,空明满生香。

湖上的空气潮湿清润,没有一点灰尘;月光皎净明澈,扑来阵阵幽香。

过情(18)难久留,俛俯(19)坠渺茫。

过去的情怀难以久留,今天也会成为过去,想到这,我不禁低下头来,陷入沉思,泛起了一丝怅惘。

注释

(1)六月十五日:指淳熙元年(1174年)六月十五日。

(2)西湖:指广西桂林西湖,在城西约三里。

(3)檥:停泊船只。

(4)金龟潭:西湖边水潭名。

(5)长烟:指弥漫在空中的雾气。

(6)岩腹:山的中部。

(7)剑铓:剑的锋芒。此形容山顶尖削。

(8)棹夫:船夫。

(9)三弄笛:奏了数只笛曲。三是泛指。

(10)素光:洁白明亮的光辉。多指月、水、霜、雪之光。

(11)解缨:解去冠系。谓去官。缨,帽上的带子。

(12)濯:洗。

(13)沧浪:水青色。屈原《渔夫》有“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句。

(14)芙蕖:荷花。

(15)袅袅:柔和轻微的样子。

(16)鬓霜:形容鬓发斑白如霜。

(17)会心:领悟;领会。

(18)过情:已消逝的情怀。

(19)俛俯:弯腰低头。

创作背景

《六月十五日夜泛西湖风月温丽》这首纪游诗,作于淳熙元年(1174年),记述桂林西湖月夜风光。

拼音版

liùyuèshífàn西fēngyuèwēn

jīnguītánzhuīsuíjīnliáng

wénxiéyuèyǐngyáodàngchuánchuāng

jiǔshāngāosōngguìàncāng

zhǎngyānjièyánkōngjiànmáng

zhàosānnòngtiàofānguāng

zuìmèngjīngjiěyīngzhuócānglàng

duōqíngfēngniǎoniǎochuībìnshuāng

huìxīnyǒushǎngtiānfāng

qīngrùnchénkōngmíngmǎnshēngxiāng

guòqíngnánjiǔliúzhuìmiǎománg

作者简介

范成大

范成大

南宋官员、文学家、书法家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平江吴郡(今江苏苏州)人。绍兴十四年(1154年)中进士,历任知处州、知静江府兼广南西道经略安抚使、四川制置使、参知政事等职。曾使金,坚强不屈,几被杀。晚年退居故乡石湖,卒谥文穆。其诗题材广泛,与陆游、杨万里、尤袤齐名,称“中兴四大家”。又工词。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