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爱寺

白居易 〔唐代〕 白居易

弄石临溪坐,寻花绕寺行。

时时闻鸟语,处处是泉声。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遗爱寺》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的一首五言绝句,这是一首景抒情短诗,全诗动中有静,移步换景,通过临溪弄石、绕寺寻花、聆听鸟鸣和流水声描绘出了遗爱寺的盎然生机,勾勒出遗爱寺优美动人的风景,通过“弄”、“寻”、“行”等动作描写,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1)石临溪坐,寻花绕寺行。

手里玩赏着奇丽的彩石,面对着潺潺的溪水观赏。绕着寺旁那弯弯的小径,探寻着绚丽多姿的野山花。

时时闻鸟语(2),处处是泉声。

百灵声声脆,婉转歌唱。泉水咚咚响,脉脉流淌。

注释

(1)弄:在手里玩。

(2)鸟语:鸟鸣声。

创作背景

公元815年(唐宪宗元和十年),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遗爱寺》这首诗即是在江州任上,于元和十二年游览遗爱寺有感而作。

拼音版

ài

nòngshílínzuòxúnhuāràoxíng

shíshíwénniǎochùchùshìquánshēng

作者简介

白居易

白居易(诗魔)

唐代现实主义诗人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太原(今属山西)人。贞元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元和年间任左拾遗及左赞善大夫。后因上表请求严缉刺死宰相武元衡的凶手,得罪权贵,贬为江州司马。长庆初年任杭州刺史,宝历初年任苏州刺史,后官至刑部尚书。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和元稹并称“元白”,和刘禹锡并称“刘白”。有《白氏长庆集》传世。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