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宿左省

杜甫 〔唐代〕 杜甫

花隐掖垣暮,啾啾栖鸟过。

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

不寝听金钥,因风想玉珂。

明朝有封事,数问夜如何。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春宿左省》是唐代诗人杜甫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作于乾元元年(758年)的五律,描写作者上封事前在门下省值夜时的心情,表现了他居官勤勉,尽职尽忠,一心为国的精神。全诗八句,前四句写宿省之景,后四句写宿省之情,叙述详明而富于变化,描写真切而生动传神,体现了杜甫律诗结构既严谨又灵动,诗意既明达又蕴藉的特点。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花隐掖垣(3)暮,啾啾栖鸟过。

左偏殿矮墙遮隐花丛,日已将暮,投宿的鸟儿,一群群鸣叫着飞过。

(4)万户动,月傍九霄(5)多。

星临宫中,千门万户似乎在闪烁,靠近天庭,所得的月光应该更多。

不寝听金钥(6),因风想玉(7)

夜不敢寝,听到宫门开启的钥锁,晚风飒飒,想起上朝马铃的音波。

明朝有封事(8),数问夜如何。

明晨上朝,还有重要的大事要做,心里不安,多次地探问夜漏几何?

注释

(1)宿:指值夜。

(2)左省:即左拾遗所属的门下省,和中书省同为掌机要的中央政府机构,因在殿庑之东,故称“左省”。

(3)掖垣:门下省和中书省位于宫墙的两边,像人的两腋,故名。

(4)临:居高临下。

(5)九霄:在此指高耸入云的宫殿。

(6)金钥:即金锁。指开宫门的锁钥声。

(7)珂:马铃。

(8)封事:臣下上书奏事,为防泄漏,用黑色袋子密封,因此得名。

创作背景

《春宿左省》这首五律作于唐肃宗乾元元年(758)。至德二载(757)九月,唐军收复了被安史叛军所控制的京师长安;十月,肃宗自凤翔还京,杜甫于是从鄜州到京,仍任左拾遗。唐时左拾遗掌供奉讽谏,大事廷诤,小事上封事。

拼音版

chūn宿zuǒshěng

huāyǐnyuánjiūjiūniǎoguò

xīnglínwàndòngyuèbàngjiǔxiāoduō

qǐntīngjīnyuèyīnfēngxiǎng

míngcháoyǒufēngshìshuòwèn

作者简介

杜甫

杜甫(诗圣)

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举进士不第,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宋以后被尊为“诗圣”,与李白并称“李杜”。其诗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对穷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内容深刻。许多优秀作品,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被称为“诗史”。在艺术上,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炼,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存诗一千四百多首,有《杜工部集》。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