垓下歌

项羽 〔先秦〕 项羽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垓下歌》是西楚霸王项羽败亡之前吟唱的一首骚体诗,此诗概括了项羽平生的业绩和豪气,表达了他对美人和名驹的怜惜,抒发了他在汉军的重重包围之中那种充满怨愤和无可奈何的心情。全诗通过虚实结合的手法,生动地显示出作者叱咤风云的气概,篇幅虽短小,却表现出丰富的内容和复杂的感情:既洋溢着无与伦比的豪气,又蕴含着满腔深情;既显示出罕见的自信,却又为人的渺小而沉重地叹息。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力拔山(1)气盖世,时不利(1)(2)不逝。

力量可拔山啊气概可盖世,可时运不济宝马也再难奔驰。

骓不逝兮可奈何(4)(3)(3)奈若何(5)

宝马不奔驰有什么办法?虞姬呀虞姬我该如何安排你呢?

注释

(1)兮:文言助词,类似于现代汉语的“啊”或“呀”。

(2)骓:意为顶级宝马,名为乌骓。

(3)虞:即虞姬。

(4)奈何:怎样,怎么办。

(5)奈若何:拿你怎么办。若,你。

创作背景

项羽被困,误认为汉军已经把楚国的全占领了,他慌张地从床上爬起来,饮酒消愁。看着即将永别的美人,看着心爱的骏马,忍不住唱出了这首慷慨悲凉的《垓下歌》。作诗之后,项羽率部突围,虽曾杀伤敌军多人,终因兵力单薄,自刎于乌江(今安徽和县东北)。

拼音版

gāixià

shāngàishìshízhuīshì

zhuīshìnàinàiruò

作者简介

项羽

项羽

著名军事家,西楚霸王

项羽(前232—前202),名籍,字羽,泗水下相(今江苏宿迁市区)人。秦末农民起义领袖,杰出军事家,楚国名将项燕之孙。

项羽的诗

1首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